阅读历史 |

第894章(1 / 2)

加入书签

他就是耶律贤。

耶律贤心中是有契丹的,逃来中原,自然是因为仰慕中原文化,但更多的还是因为察觉了有人在捧杀自己。

耶律贤敏锐地察觉出有人打算将自己推出去,利用耶律必摄不得老人勋贵人心的不足,以自己来形成一股新的势力,制造摩擦以求契丹第二次分裂。

耶律贤并非没有野心,只是契丹已经承受不住再次分裂,不愿意出头。可有些事情除非他死,或者彻底地消失,不然就以他当年第一顺位继承人的身份,就不可能置身事外。

即便是现在耶律贤依旧放不下契丹,放不下自己的国家。只是这些年他在汴京,深入接触了大虞朝廷,见识了中原各种新奇的文化制度,各种利民的科技,文化氛围,各种震撼人心的变革……

这越是深入了解,越让他认识彼此的差距……

耶律贤很清楚,展现在他面前的,只是一小部分,真正的力量不会让他知道。

可只是这些能够让他看到的,已经让人感到绝望。

听着四方百姓还有国子监里读书人的疯狂呐喊,耶律贤从他们的声音里听到了两个字“必胜”。

这已经不是骄傲了,是自信,无与伦比的文化自信。

千言万语,皆化为一声长叹。

“唉!”

黄金家族的由来

罗幼度动身北上的消息,很快就传到了马盂山契丹捺钵。

“终于来了!”

耶律必摄低声念了一句,目光中透着一抹刚毅决然,对着身旁的耶律屋质说道:“于越,如你所言,南朝贼首应战了。”

耶律屋质并不觉得意外道:“这是对于我们双方来说,最好的结果。”

他们东契丹等不起,担心中原拿下海东之后,威胁他们的粮仓重地。

而中原不想啃龟壳,彼此都存着主动出战的心思。

这属于两国之间的默契。

但很明显,中原是主动的一方,而他们是被动出战。

耶律屋质并不觉得此事值得高兴。

耶律必摄傲然道:“南朝贼首如此轻视我等,那就让中原人知道,在草原上作战,我们契丹不会输给任何人。”

他这番话更像给自己打气,说完以后立刻看向耶律屋质问道:“阻卜那边还没消息传来?”

耶律必摄早早地来到马盂山,除了准备迎接中原大军,还有一点就是想要说动蒙古的相助。

耶律必摄并非昏庸之主,他心里明白两国之间的差距。尽可能地拉拢一切存在的盟友,提升自己这一边的力量,以此削弱彼此的差距。

草原的情况与中原不同,在中原一个国的崛起,往往需要很长一段的发展奠基。

而北方一个强大势力的崛起,很多时候只需要短短的年时间。

成型的快,当然覆灭的也快。

蒙古就是如此。

契丹在失去对漠北漠南的绝对掌控,蒙古这个在漠北恶劣环境下生活的民族,凭借坚韧不拔的性格开始崭露头角。

尤其是得到了北契丹耶律罨撒葛的支持,敌烈八部统一,零碎的蒙古族人开始臣服敌烈部。

蒙古渐渐走向统一。

草原的习俗,拳头大就是王道。

蒙古这一起势,东邻的姐妹部落乌古、塔塔儿还有兀良哈,毫无悬念地选择归顺蒙古。

这也跟早年契丹过于强势有关,为了建立一个南到黄河,北至漠北的北方大国,雄才伟略的耶律阿保机亲自征讨党项、阻卜等部落,向北到达了乌孤山,抓获回鹘都督毕离堇,向西打到了今阿尔泰山一带,将吐谷浑痛揍了一顿。

这也导致了漠北游牧部落实力大损,蒙古这一崛起,周边没有一个像样的对手。

在国运的加持下,蒙古一跃成为了漠北的雄主,实力已经超过了扶持他成长,正江河日下的北契丹。

中原罗幼度一直在筹谋北伐,契丹这边自然也不例外。

他们针对中原的强势,也在竭尽全力地展开应对反制。

向东扩张收服女真是其一,与倭国联合攻灭中原小弟高丽是其二,结盟北方新贵蒙古是其三。

想要与蒙古联手,北契丹是最大障碍。

耶律必摄也一直在离间蒙古与北契丹的关系,初见成效。

耶律罨撒葛与兀氏乞儿嫌隙以生。

只是以耶律必摄为首的东契丹并没有时间趁机捣乱,也没有来得及与蒙古达成协议,中原已经出兵倭国、高丽。

耶律必摄也不确定,蒙古人会不会答应与他们结盟。

耶律屋质摇头道:“暂时没有消息。”

耶律必摄欲言又止,说道:“听孛端察儿暗自传来的消息,兀氏乞儿更想与中原交往。他们真倒向中原,我们可是不妙了。”

耶律屋质对此也没有很好的办法,缄默片刻道:“这是最坏的结果,真要如此,我们只能退守东北,坐等天下之变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