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97章(1 / 2)

加入书签

萧胡辇听的莫名所以,但她能够总结这段话的意思:左右不过是自己男人牛逼,这就够了。

萧胡辇心情愉悦,说道:“那你有什么打算?就你这身板,怎么样也上不了战场,我这不养闲人。”

耶律贤道:“萧大娘子军中就不需要文人吗?不才,文笔不差,术数也有一定水平。中原的乘除法了然于胸,当一文员,自问还是能够胜任的。”

“不要!”萧胡辇摇头道:“你这人我看不透,不敢用。谁知道你心底打什么鬼主意。”

耶律贤掩嘴咳了咳,说道:“如此,便劳烦萧大娘子将在下送往汴京吧,看看罗天子敢不敢收留在下……”

萧胡辇起身道:“就这么定了,你养好了身体,我派人送你去汴京。”

她说着,头也不回地走了。

萧胡辇出了驿站,来到自己的住处,给罗幼度写了一封信,信中将耶律贤的身份情况详细说明,命人快马送往汴京。

罗幼度给了萧胡辇直达天听的权力。

毕竟订下了盟约,往来书信少不了你侬我侬,怎么能够让议政厅的官员查阅?

公然虐狗,有伤风化。

罗幼度收到信件的时候,正在批阅凉州、陇右、河湟的年终总结报告。

这是地方政府全年的行政成果,由地方一把手负责总结入档案。

全国州府都会有类似的总结,这些总结也将会是吏部统计官员功绩,安排升迁的资料之一。

当然不排除有人胆大妄为虚报实情。这时朝廷的监察御史将会派上用场。

朝廷每年都会不定时地安排监察御史做区域明察暗访,检查官员风评。

武德司也会根据罗幼度的心血来潮,随机而动。

在吏治这方面,罗幼度向来抓得很紧。

他信奉高薪养廉的政策,朝廷官员只有囊中有钱,才不会去贪小便宜。

这不贪小便宜,就不会越陷越深,导致贪大便宜,从而成为祸害百姓的贪官。

当然这种方式只能做到尽量避免,而无法完全杜绝。

历朝历代就不存在完全清廉的朝廷,只是多少罢了。

但在俸禄足够的情况下,还贪得无厌的谋取私利,对于这种人,罗幼度是从不姑息的。

交趾缺人口,情况稍微恶劣的,都往交趾丢,废物利用。

“陛下,这是萧将军送来的密信。”

罗幼度脸上挂着几许笑意,萧胡辇在北边干得不错,效果比他想象中的还要好一些,得写封肉麻的信鼓励鼓励。

他随手打开了信,看着信中耶律贤来投,眨巴了几下眼睛。

政治战略

这耶律贤,是那个耶律贤吗?

罗幼度有些不可置信,继续看下去。

很快就从信中得到了想要的答案。

契丹世宗耶律阮的儿子,前皇帝耶律璟定下的皇储。

这身份,没错了。

历史上契丹的中兴之主,冒着生命的风险前来投效。

这蝴蝶效应,有点可怕。

罗幼度看着萧胡辇信中最后表示耶律贤愿意南下拜见,问他是否同意。

罗幼度想都没想,便在心里应诺下来。

别说这个耶律贤,即便是历史上那个契丹的中兴之主耶律贤,又能如何?

左右都将臣服在自己脚下,提前见一见,有何不可。

在萧胡辇的信中也介绍了耶律颇德,表明了他的身份。

契丹的多朝元老,为契丹立下汗马功劳,给册封为大王的好人物。

“看来,契丹新老大臣之间的问题,可比想象中的严重。”

罗幼度轻声自语,之前没有察觉是因为没有导火索。

萧胡辇的出现,就是点燃这问题的导火索。

“也许这就是耶律必摄跟耶律贤的差距吧。只是可惜了……计划得改一改了。”

耶律必摄这些年的所作所为,确实比睡皇帝耶律璟强,称得上一句有为之君。只是或许因为得位不正,对于老臣不够包容。

而耶律贤比耶律必摄更喜欢汉文化,对于汉臣的器重更甚,汉化得更加彻底,同时他对老臣的包容忍让,也赢得了老臣的信任,为契丹的崛起打下了基础。

罗幼度深知消耗民力的危害,耐着性子发展民生,停止征伐。

可对于东契丹的政治谋略却不曾半点松懈。

最后一个后世人,对敌国压迫的政治手段见过不少,学以致用。

文化侵略只是表面,其实他真正的目的是将耶律贤推出来。

依照他的原定计划,耶律贤将会成为一枚至关重要的棋子。

东契丹内部暗流涌动,耶律必摄得位不正,又大幅度重用汉臣提拔后起之秀。

如此作法,必然会惹怒跟着耶律阿保机、耶律德光南征北战的老将,心存不满必不可少。

耶律贤的身份能力比之耶律必摄只有过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