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51章(1 / 2)

加入书签

折赛花欣喜地接过信,肃然道:“兄长放心,一定将信送达。”

折赛花抵达虞军军营的时候,罗幼度正与诸将分析着当前的局势。

北汉国小,不过十州之地,分为并、汾、忻、代、岚、宪、隆、沁、麟、石十州。

罗幼度道:“我军现在有三支部队蚕食汉国领地,其中韩步帅部已取沁、隆二州,韩殿帅取了汾州,正在攻打石州,进展顺利,最迟不过后日,即可攻陷。麟州、岚州已经归顺,现在正在攻打宪州。”

石守信大喜道:“这才几日,汉国半数已为我军拿下。就看契丹小儿,有没有胆子来援。”

得到折赛花求见的消息,罗幼度瞬间想起那个胸口好似塞了两香瓜的小姑娘,说道:“让她进来!”

折赛花大步走进御帐,看着左右文臣武将,挺了挺胸,高声道:“府谷折氏,见陛下恭安!”

罗幼度看着一身戎装,意气风发的少女,小小遗憾地收回了目光,心道:这束胸,真是罪过。

他一本正经地笑道:“起来吧,几年未见,折家娘子越发英武飞扬,大有花木兰的风采。”

折赛花微微窃喜,却也未忘记来意,双手呈上来信,说道:“家父有急信向陛下禀报。”

罗幼度示意护卫将信取来,打开细看,见信内容,笑道:“看来要让诸位失望了,契丹怂了,收了汉国的求援信,却不敢来战,依旧龟缩于大同云州。”

帐中诸将登时骂骂咧咧,大军连战连捷,士气高涨,所有兵将,莫不渴望与契丹一战。

罗幼度也有小小的遗憾,就这士气,契丹来几个打几个……

壮烈

罗幼度感慨契丹也有能人,倒也没显露其他情绪。

这契丹不敢来打,也是一种可以激励士气,提升威望的手段方式。

试想一下,这连自己儿子给揍得都要灭国了,契丹都不敢出兵。

还指望十万八千里外的宵小一起连携作战?

不管契丹救与不救,对于结果影响不大,只是更加麻烦一点而已。

这种麻烦也是不可避免的。

总不至于所有对手都跟巴蜀、江南的那群诸葛亮、韩信一样,用自己经天纬地之才,让战局变得简单。

虽然罗幼度希望这样。

可契丹能够称雄塞外,成为这个时代最强之一,怎么可能没有几个超级牛人?

“如此一来,我们兵力就有可些相形见绌了。”

帐下的曹彬皱着眉头,这位名将已经不拘于当前的战局,而是向未来推演了。

契丹真会放弃救援北汉吗?

肯定不会。

北汉是他们与中原的战略缓冲地带,一旦让中原占据北汉。

中原兵马就能够在雁门关布防,兵锋直指契丹的西京大同府。

这种结果是契丹无法接受的。

罗幼度问道:“何以见得?”

曹彬已经洞察了契丹的心思,自信满满的说道:“对方不出兵原因有三:其一、就如陛下说的一样。怂了,面对势不可挡的我军,他们深知失败的下场,不敢触我军锋芒,只能退让。”

“其二,他们不需要一个叛逆的儿皇帝,末将查阅过这些年河东汉国的发展,发现刘承钧这些年一直争取摆脱对契丹的依赖。重用郭无为、卫融、赵华、杨业这些不愿与契丹往来的将相,与契丹交好的枢密使段常、大将赵鸾受到了冷遇。借我们之手,打痛儿皇帝,削弱河东实力,也是目的之一。契丹需要一个听话的儿子……”

“当然,他们所依仗的就是晋阳城的坚固。儿皇帝真要死了,头痛的也是他们。”

罗幼度眼前一亮,曹彬这一分析已经不是单纯地围绕军事了,而是衍生到了政治。

这家伙的进步远在自己的预料之上。

罗幼度道:“很新奇的想法,继续说下去。”

曹彬续道:“其三、待援消磨我军锐气。晋阳城里有三万余兵士,大同周边兵马估计在四五万之间,他们肯定不敢全数出动,会有部分兵马防守大同,即便加上河东的全数兵马也就六七万而已,跟我们相差无几。但只要契丹再向大同增兵万,即可在兵力上取得绝对优势。”

罗幼度赞许地点头,此番征伐,他从中央调了六万禁军,加上降服李筠的一万,共计出动了七万,现在加上府州折家、麟州杨家一万精锐,有八万兵士可用。

除去攻取州府需要驻守的兵士之外,可动用的兵力跟北汉跟大同云州方向的契丹兵加起来是差不多的。

这都是罗幼度在战前计划好的。

他当然可以调派更多的兵马,这样会伤及国本,也可能造成后方的不稳定。

毕竟他这个皇帝刚刚登基,若不是受到四面合围的危局,怎么也不会在这个时候出击。

另一方面罗幼度也在照顾契丹大同方面的感受,免得兵马太多,对面不敢来打。

结果,对方还是怂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