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8章(1 / 2)

加入书签

历史上的淮南之战,因为战况进展得不顺利,郭荣两次撤回开封整顿,将前线事务交给李重进负责。

李重进让不要命的朱元拼得焦头烂额,张永德也让林仁肇自杀式的袭击下蔡浮桥逼得心态炸裂。

两人在前线差点起了内讧。

不过现在因为罗幼度的出现,战局的主动权一直在大周手上,郭荣也未退回开封,自不存在三征之举。

有郭荣坐镇,李重进、张永德也不敢放肆,相安无事。

李重进看好罗幼度,而张永德看好自己的下属赵匡胤。

纵使没有矛盾,张永德理所应当的,不喜罗幼度这个后生晚辈。

罗幼度却不以为意,依旧礼数到位。

人活于世,不可能得到所有人的认可。更不可能如钱币黄金一样,受所有人喜欢。

罗幼度的处事之法向来是善待认可自己之人,宽待不喜欢自己的人,包容提防敌视自己的人,弄死自己敌视的人。

故而不管张永德态度如何,罗幼度都不放在心上,他知道这个人不会是敌人,没必要因为眼缘而你死我活。

张永德见已经跟范质、王溥、魏仁浦三人有说有笑的罗幼度,不得不承认,尽管赵匡胤英雄了得,但面前这个少年郎似乎更胜一筹。

随着朝会钟声的响起。

罗幼度与范质、王溥、魏仁浦止住了交谈,等待朝会的开始。

今日朝会最大的事情就是对罗幼度的册封。

一开始就直接入了正题。

“淮南一役,开封府判官、左散骑常侍、晋端明殿大学士、御营都指挥使罗幼度,权达知变,谋划有方,摧凶克敌,无往不胜,军谋第一,无可比及。卿大军所至,百姓依附,士绅所向,颂大周仁德,天下悦服。世有智将勇将,独卿一人,经文纬武,谋勇双全,大周之幸,天下之幸。今表其功,授枢密院副使之职,兼任御营司统军之位,领横海节度使。”

罗幼度带着几分激动地道:“谢陛下恩典。”

御营司统军的职位,罗幼度是十拿九稳的。

这个不用说,枢密院副使亦在罗幼度的猜测之内。

毕竟郭荣最终目的就是要让他进入枢密院来号令武臣。

但是节度使这个武将最高荣誉却是罗幼度万万没有想到的。

身为中央将官,节度使属于遥领,而且后周的军制已经最大限度削弱节度使的力量了。

但是以一文臣,建节,且担任枢密院副使兼御营司统军。意味着他在这庙堂军方仅次于李重进、张永德两人。

而且二十四建节,自有节度使起,便无一人。

今日起,大周军方庙堂三足鼎立,李重进、张永德外加罗幼度。

醉酒遇名将

朝会结束,罗幼度自然少不了接受文武将官的道贺。

这个时候,一直容忍石守信,收服石守信的好处完全显现出来了。

罗幼度文人出身,初入行伍,没少受冷眼。

即便看好他的李重进都曾让韩令坤暗搓搓地揍他一顿。

在出征西蜀的时候,罗幼度压根就不敢出军营。

一步步走来,不少人对之嗤之以鼻,甚至有意无意的形成了一个敌视罗幼度的联盟。

但是现在!

罗幼度二十四建节,获得了武将最高荣誉,手握三司之一的御营司,更兼枢密院副使,掌全国军务机要,已经成为了军方实打实的第三号人物。

不论是军功还是手中所掌控的权势都不是任何将官可以等闲视之的。

如果罗幼度之前表现得极为小气,睚眦必报。

这会儿军中上下保管战战兢兢,暗自恐慌,担心他会公报私仇。

就算他们并非御营司成员,不受罗幼度的直接管辖。枢密院副使这个身份却是他们避不开的大山。

长此以往下去,对于罗幼度在枢密院的工作环境是大为不利,也容易失去军心。

现实正好相反,罗幼度宽容大度,连石守信这样处处与之为敌的人都能为他所容,其他人自然不在话下。

胆子大的武官直接就上来道喜了。

罗幼度来者不拒,不管道喜庆贺之人的身份地位,任谁都能聊上几句。

或是吹吹对方的功绩,或是安抚不安的情绪,三言两语就打消了对方心底的顾忌。

罗幼度并没有直接去御营司,而是找到了向训。

大周兵源,向来都是他负责的。

为了削弱节度使的力量,郭荣从让各镇各州府将勇壮之士送来汴京,编入禁军,接受训练。

向训负责接手这些勇壮,进行第一步的筛选。

罗幼度初领御营司的时候,石守信就曾让向训给他一些老弱病残。

罗幼度压根就没打算从向训手中讨要兵源的意思。

现在他却是直接上门了。

“向太尉!”

罗幼度一脸笑意,上前作揖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