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26章(1 / 2)

加入书签

罗幼度没有多想,直接道:“那就下个月二十六吧。”

郭荣大笑起来:“急是急了点,但是无妨。先生乃国之栋梁,朕让礼部从旁协助,保证一切妥妥当当。”

“谢陛下!”

罗幼度正愁自己什么也不懂。

郭荣道:“你也下去吧,这一路辛苦了。对了,记得明日一早,入朝听封。南征将官唯独先生没有受封了,明晚朕于宫中设宴款待战功卓越者。先生此战居功至伟,若不亲临,宴会可开不起来。”

罗幼度再度拜谢。

出了大内,罗幼度直接来到了御营司。

常思德并不在御营司,值勤的居然是刘福。

“见过都指挥使!”刘福恭恭敬敬地向罗幼度行礼。

历史上淮南之战中郭荣每次出战,都命刘福率禁军卫士担任先锋,立下了不少的功绩。

但因罗幼度的出现,郭荣将之调拨给了罗幼度。

刘福便一直跟着罗幼度驻守庐州,并没有立大功的机会。

但他运气极好,罗幼度领水师与林仁肇决战时,让石守信、刘福截击南唐军撤往濠州的败卒。

刘福这一路遇上了郭廷谓,他以养精蓄锐之师,将郭廷谓好不容易整合起来的败卒击溃,还顺势将他生擒了。

因为此功,刘福给郭荣提拔为御营司的指挥使。

刘福是因为罗幼度的安排才能生擒郭廷谓这条大鱼,自然对之感激不尽。

何况现在自己还在他手下任职,听说他找人护卫自己回家,二话不说,直接自告奋勇充当护卫。

罗幼度也乐得与这位新来的属下加深关系并没有拒绝。

罗幼度与刘福一路闲聊,他这时才知道,御营司已经大变样了,不再是他所了解的那个只有五百人的小歘歘部门。

原来在他谋划江陵的时候,回到汴京的郭荣已经完成了对御营司的改革重整。

随着刘福的介绍,罗幼度对于御营司有了全新的了解。

之前御营司跟殿前司、侍卫亲军司比起来那就是弟弟。

殿前司以都点检为最高统帅,有内殿直军、铁骑军、控鹤军、大剑直军、东西班两军、御马直军、天武军。

而侍卫亲军司以马步军都指挥使为最高统帅,更是有羽林、龙武、神武、龙捷、虎捷、骁捷、清塞、骁武、效顺、怀恩、怀德、吐浑十二军。

两司中的每一军都能吊打御营司。

现在不一样了。

御营司经过郭荣的整改,以御营司统军为最高统帅,往下依次是副统军,都指挥使,都虞侯、各军指挥使。

御营司下辖天威军、神卫军、龙卫军、龙骧军、卫圣军、宣威军六军,已经能够与殿前司、侍卫亲军司相提并论了。

现在庙堂上下将殿前司、侍卫亲军司、御营司并称为三司。

罗幼度眼中闪过一丝兴奋,又有些哭笑不得。

历史上宋朝也有三司,不过是将侍卫亲军司划分两司分别是侍卫亲军马军司、侍卫亲军步军司,以这三司相互制衡。

现在好了,侍卫亲军司没有分家,多出了一个御营司。

潘美因功晋升为御营司都虞侯,曹彬也调拨进了御营司,凭借和州之战的功绩,职位与潘美相当,亦是都虞侯。

然后刘福是神卫军指挥使,常思德是卫圣军指挥使。

张琼因为随他去了江陵,也没有得到册封,但应该也逃不了一个指挥使的位子。

刘福在路上好奇地说道:“官家的军功榜以都指挥使为首功,李使相、张都点检、赵都指挥使并列第二,他们都拜为节度使了,尤其是赵都指挥三十建节,都说他古来第一人。不知官家会怎么赏赐都指挥使?”

对于这个问题,罗幼度也有些期待。

升官

一路来到北大街,罗幼度仿佛置身于一陌生之处。

宽阔的街道,左右两侧宅邸林立,其中不乏镇宅抱鼓石,以显尊贵。

阔别一年,原本施工的宅邸大部分都已建成。

罗幼度不由加快了些许速度,自从郭荣在出征前谈及婚事的时候,他就让人扩建自己的陋室了。

依照时间来看,应该已经完工,心下小小的期待。

快到府邸时,罗幼度忽地顿住了脚步,看着自己邻居的匾额,门口灯笼的映照下,两个金漆大字“高宅”。

罗幼度见状不由一笑,又颇感头疼。

隔壁住着这位大佬,安全是无虞了,只是得忍受他时不时地性子一起。

有利有弊吧。

此次淮南之战,罗幼度自己也算是大开眼界。

赵匡胤单骑斩将神乎其神,这位五代版的赵子龙也展现出了超凡的武勇。

以二十骑破二百骑都不足道。

当时大周、南唐鏖战紫金山,朱元设连珠砦为屏障,以此来对抗大周军队。

郭荣想试探一下对方的虚实,便让高怀德率领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