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2章(1 / 2)

加入书签

而今周兵南下,韩熙载本想着与周宗商议一下,劝李璟少用些花销在玩乐上,多多鼓励兵士,重赏之下必有猛士。

结果还未开口,就遇到了周宗与宋齐丘的内斗。

即便到了大军压境这一地步,周宗、宋齐丘这种国老级别的大臣,想的还是争权夺势,不免心若死灰。

韩熙载不信周宗看不出这流言有问题,可他偏偏非但不加以制止,而是顺水推舟,将他高高捧起。

宋齐丘过于孤傲,也不觉得流言有问题,自己理所应当得此待遇。

完全是一副老子天下第一,齐名孔丘,就是牛逼,南唐非我宋齐丘不得救。

……

显德二年,十二月二十日。

郭荣将汴京事物交给了韩令坤、王朴,领着王溥、范质两位宰相以及一部分的文官,带上了侍卫亲军司最高长官李重进与殿前司最高长官张永德,几乎领着汴京城里所有殿前司、侍卫亲军司正式南下。

罗幼度领着五百御营司自然也在其中。

相比殿前司、侍卫亲军司,罗幼度麾下的五百御营司数量那是少的可怜。

但与两军混在一处,五百御营司展现出来的精气神一点也不逊色于殿前司,比之侍卫亲军司由要胜一筹。

郭荣知道罗幼度的御营司干的很不错,但从未亲自前往一睹。

此次亲征,见御营司军容整齐,兵器衣甲艳丽,兵卒亦是精神抖擞暗自称好。

四个月不到,将一支新军练至今日成果,委实难得。

最让郭荣惊愕的是御营司五百兵士开拔,居然诸小队前后齐头并进,行军时维持阵形不乱。

这便让郭荣、李重进、张永德这些军方大佬啧啧称奇了。

罗幼度也颇为自得,经过三个月准时准点不克扣一个铜子的情况下。

兵卒对于罗幼度的信任完全建立起来。

他们本过着一顿饱一顿饥的生活,现在有了固定的俸禄,家里原本有些余钱的,买了田地得以享受税收上的福利。

还有一部分因是军户,周边城郊有田有地有女儿的小田户直接嫁女儿成家立室。

因为加入了御营司,他们的生活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利益完全与御营司与罗幼度的兴衰联系在了一起。

故而正如罗幼度之前所想,到了这一步无需特别强调军纪。

为了自己的利益,为了保持现在的生活,兵士会自发的遵守军纪,自主的读书习字。

成年人的灵智远胜孩童,要学习高深的道理需要时间的累积,他们错过了年岁。但是入门级别的知识,却学的很快。

这有了文化功底的辅助,潘美以军阵操练他们,辅以简单的阵法图纸配合学习,亦是得心应手。

潘美也逐渐的察觉了罗幼度的用心,他轻骑来到罗幼度身旁低声说道:“先生是打算自己培养一批校官?”

罗幼度颔首道:“不错。我们缺乏经验丰富的兵头,那就自己训练。五百御营司,每个兵学会指挥三人就是一千五兵士,能指挥十人那就是五千,在往上便是一万五万了。只要他们学有所成,就不缺值得信赖的校官。”

说着他顿了一顿,道:“至于当时说的那种强兵,也并非不可能实现,只是需要时间的沉淀。”

那种兵是需要信仰的。

罗幼度豪气干云的道:“首先我们要干的不是别的,而是打响御营司的招牌,让天下都知道这世上知我大周不只有殿前司、侍卫亲军司,还有御营司。”

“对不对!”

罗幼度突然高声呼喝了一声。

御营司的兵士甚至都不知道什么情况,但是见罗幼度高呼,他们也不管丢不丢脸,跟着一起高呼起来:

“对!”

“对!”

“对!”

上下一心,将周边的殿前司、侍卫亲军司的兵士都给吓了一跳。

卒虽少,可用矣!

离间计成 抵达前线

郭荣的亲征与一般皇帝亲征不大一样。

一般皇帝亲征,通常会安排人监国,然后以地位崇高的大臣辅佐,自己一心处理军务。

而郭荣的亲征却是带着宰相一并征伐,等于是将半个朝廷搬到前线,一边处理政务,一边处理军务,留在京中的王朴主要还是维护开封汴梁这个国都的运转以及至关重要的粮草供应。

这也是时代之下的无奈之举。

在这种以下克上,臣子篡夺君位如常事的时代。

君王大权往往连儿子都不敢传,担心儿子年少不能降服骄兵悍将,给他人夺去了天下。

如郭荣这样要兄弟没有兄弟,唯一的儿子还不到玩尿和泥的年纪。

根本无人可培养,只能军政一把抓,连上战场也将半个朝廷带在身旁。

人在哪里,哪里就是行在。

每到一个地方修整的时候,郭荣第一时间就会召集官员处理行政机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