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47章(1 / 2)

加入书签

符清儿学着世人待客一般,让人奉茶,请罗幼度入座。

然后就有些拘束的坐在上首。

别瞧她平素英姿飒爽的,出了这档子事,难以启齿不说,又与罗幼度单独相处,实在想不出什么法子缓解尴尬。

罗幼度看出了符清儿的拘谨,主动挑起了话题。

他料符清儿不会喜欢谈论什么天下大势,想到符清儿刚来开封府不久,跟她说起了汴京城的风土人情一些民间小吃趣闻。

罗幼度最大的本事就是察言观色,擅于聊天。

不管是谁,他都能找到对方感兴趣的话题,与对方聊下去。

这其中就包括郭荣这个皇帝,张琼这样的莽夫,还有李重进这种脾气古怪的人……

符清儿自然不例外。

符清儿天性好动,喜欢打猎游玩,初来开封就遇到了灾祸,开封城外难民集结,也无机会外出,听罗幼度说起开封的风土人情,美食佳肴,自是大感兴趣。

赠马

“这野外烧烤野味最好是用炭,火力够旺,热量也足够均匀,关键是没有木材的烟熏味。”

“心急的人烧烤时担心会烤焦,喜欢不住翻面,这是大忌,没有一次烤透,很容易就造成外边焦,里边还没熟。对于酱料的涂抹,也不能嫌麻烦。在烧烤过程中,时间越长,肉质里水分和油脂的流失越大,口感也会干涩。要在野味上适量刷些酱汁,保持野味的水分,还能增味。”

“千万注意,不要一次刷得过多,咸味太重,也会失去原来的滋味。”

“如此烤出来的野味,肉质细腻,肉味与香料的味道混在一起,让人垂涎三尺。”

罗幼度说着自己后世的烤肉经验。

因为在交谈中,罗幼度发现符清儿喜欢狩猎,喜欢亲自动手烤着自己打来的野味,一边品尝,一边坐在荒野上看着天上的星星。

理所当然的罗幼度说起了后世的烧烤诀窍。

符清儿以往狩猎都是就地让人去拾柴,从未自备炭火烧烤,听着罗幼度说的如此细致,眼中闪着异彩,嘴里不由生津,迫不及待的想要试上一试。

忽然她想到一事,一句话脱口而出:“参军可擅射箭?”

罗幼度笑道:“六艺之一,自然懂得。”

这倒不是他吹牛。

古代文人宋以前,除了两晋时期受魏晋风骨影响,其余时段都不能说是文弱书生。

老祖宗孔子可是一米九的山东大汉,不但会骂人,打架也贼凶,大汉都近不了身的那种。

只是后人给他妖魔化了。

汉唐的文人一点都不弱,崇文尚武是时代的标签,并没有向畸形处发展。

是宋朝的重文轻武,使得科举获得了跨时代的进步。

文人想要当官,唯有疯狂的读书,一个劲的读书。

寒窗苦读十载,成了一种习惯。

尤其是后来八股文的出现,更加让天下书生绞尽脑汁的研究八股,也就没有精神精力去练习御射之术了。

久而久之,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发生了变质。

书生与文弱,联系在了一起。

现在天下重武轻文,也是一个畸形时代。

或许因为这样,罗幼度穿越前,原主人在箭术上下过一番功夫,百步穿杨是没那本事,可拿出来绝不丢人。

符清儿不在顺着这话题说下去,眼中霍然看着凤竹迈步殿内,若有若无的闪过一丝遗憾,说道:“参军与我爹爹相识?”

罗幼度颔首道:“有幸见过一次!”

符清儿笑道:“爹爹从不夸人,对参军却赞不绝口。特地留下了一封举荐信,让我找个时候交给官家。还说回到大名府,要给参军选一匹好马相赠。今日发生此事,那驴怕是不好骑乘,就由我这女儿代为赠送吧。”

罗幼度一脸意外,想不到符彦卿还给自己准备了举荐信,心中大喜,符彦卿这举荐信可比范质、王溥、魏仁浦他们三人的举荐份量大多了。

自己是否能够在军方立足,这封举荐信将会取得举足轻重的效果。

“符二娘子,替在下谢过令尊赏识!”

罗幼度恭恭敬敬的向符清儿作揖。

符清儿挥了挥手道:“好了,莫要客气。真要谢,以后谢我爹。走,随我去选马……”

罗幼度有些迟疑。

符清儿却道:“你若不收,那举荐信我就不呈递了!”

没犹豫,罗幼度瞬间同意下来。

符彦卿的举荐信,诱惑太大。若非当初符彦卿提的条件超出了他的权值范畴,哪怕是让他入赘当上门女婿,都会答应的毫不犹豫。

符清儿领着罗幼度来到马厩,说道:“对了,我听说官家明年要举行春猎呢,要趁机看看我大周年轻一辈的俊杰。到时,可要见识一下参军的箭术。”

罗幼度心底恍然,这才是赠马的缘由吧。

先前她问了自己的箭术,却避开了骑射,想必也知道自己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