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55章(1 / 2)

加入书签

本来以王霖的意思,他还要在古北口举行一场大阅兵。

亲自检阅此次参战战果辉煌的三万锦衣铁骑、韩世忠及姚古所部,还有古北口的牛皋部。以及萧莞统率的契丹余部和蒙古各部。

以此来威慑北安州的金军。

但不及皇帝有进一步的打算,郭志舜已经作为满朝文武的代表,亲临古北口,率新任御史大夫邓品忠和他的麾下言官们一大群,跪伏在古北口外,反复恳求皇帝即刻班师回朝。

王霖无奈,只得下旨班师。

韩世忠率军回居庸关,姚古返回驻地,牛皋自然照旧镇守古北口。

……

复兴二年十二月初三,北风呼啸,天寒地冻。

但燕京城外,人头攒动,城中上百万百姓商贾几乎倾巢而出,分列在官道两侧,准备迎候班师回朝的皇帝和战功显赫的锦衣铁骑。

从渔阳至燕京,官道两侧满是激动的人群。

百姓挥舞着手臂,王霖的车马每到一处,百姓皆自发跪拜在地,山呼万岁。

与皇帝同乘一车的完颜永宁俏面绯红,这一路所见,大燕的繁荣鼎盛让她大开眼界,而百姓对于皇帝的尊崇,在她看来也是颇令人匪夷所思的。

她甚至看到路边有不少读书人成群结队,抬着圣人孔子和皇帝王霖的画像,将圣人与皇帝并列,完颜永宁知道孔圣在中原读书人心中的神圣地位,那么,如此可见皇帝在大燕士林中的威望已经与孔圣并驾齐驱。

底层百姓,商贾,读书人。这是王霖登基称帝以来获益最大的三个阶层。

底层百姓自此吃得饱饭,有所居。

商贾得益于大燕的兴盛和皇帝开明的商贾政策,大燕的商业正在一个远超历朝历代的高水平上不断前进。

而读书人获益的则是王霖的《四书五经集注》和《燕王读书法》。

此已成为大燕科举的必考项和官方指定的教科书。

皇帝銮驾后的马车上,蒲察氏与儿子完颜亶面色各异,坐在马车上,各透过窗户往外打量着车外的风景。

耳边不断传进燕人声震云霄的山呼万岁,蒲察氏心中惊叹,这位燕皇在燕人心中的威望已经近乎天神了吧?

蒲察氏下意识将微微有些复杂的眸光投向了前头那辆富丽堂皇的皇帝銮驾。

銮驾上,王霖站在那里面带微笑,不断与两侧百姓挥手致意。而娇俏可人已经换上了大燕宫装的完颜永宁,则俏面胜春,温柔款款站在皇帝身边,挽着皇帝的胳膊,一起接受万民的膜拜。

这完颜永宁本来新寡,如今却是因祸得福了。蒲察氏心中幽幽,说不出是一种什么滋味来。

她突然有些心烦意乱,赶紧从完颜永宁身上挪开了眼神。

这时,突然听儿子完颜亶清脆道:“娘,永宁姑姑这是嫁给燕皇陛下为妃了吗?但她又不是皇后,竟与皇帝陛下同乘一车,接受燕人朝拜,儿子觉得那些燕国大臣们会很不高兴的。”

蒲察氏一怔,静静望着自己的儿子,苦笑起来:“合刺,你脑子里在想些什么?完颜永宁……这不是我们娘俩能操心的事,好好呆着吧。”

蒲察氏知道自己母子抵达燕京之后,就会被皇帝安排送往五国城与完颜宗峻同居。

但不知怎么地,蒲察氏心中非常排斥去五国城,这大抵是她听闻了完颜宗峻已经在五国城新纳了多房娇妻美妾,还生了一双儿女,估计早就乐不思蜀的缘故。

蒲察氏心中哀怨,想起那夜在古北口外,她与完颜永宁的一场对话。

完颜永宁曾经答应过她,若她不愿意去五国城,可留在她身边生活。完颜亶也是如此。

完颜永宁答应到燕京后抽空与皇帝说。

实际上,完颜亶虽然是一个孩子,但他已经读了好几年汉人的经典。他的猜疑,正是此刻皇帝銮驾之后另外一座马车上郭志舜的不满。

在郭志舜看来,阿骨打皇女又如何,一个金女,有什么资格与皇帝一起接受万民朝拜?

这太僭越了。

郭志舜险些按捺不住上前去提醒。

但他想起皇帝的性格,猜测皇帝既然默许,想必是对完颜永宁极为宠爱,就咬牙忍住。

但邓品忠麾下那群御史在车队中间,见状无不反弹起来,若非场合不对,他们早就上前去弹劾了。

在言官们看来,皇帝可以纳不少异族的女子,哪怕宠溺都没有问题,作为大燕征服番邦的表征,这相当于是战利品。

但公开代表后宫露面的,却仍然要是汉女正阙。

不是皇后,也该是汉女嫔妃。

岂能让一个异族女子鸩占雀巢?

其实王霖根本没有想那么多。

他只是想让完颜永宁多感受一下大燕的热情气氛,尽管让她对大燕生出归属感和认同感罢了。

没想到,已经引起了朝臣的强烈不满。

……

后宫。

皇后韩嫣笑吟吟望着完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