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01章(1 / 2)

加入书签

李纲和吴敏、宗泽等人面面相觑,一时间竟然找不到话来进行反驳。

毕竟金国以小搏大,蛇吞象,一个数十万部族的女真人,灭了契丹数千万人口的大国,这可是铁板一样的事实摆在眼前。

而且,若非皇帝横空出世,拯救社稷于危亡之中,大宋王朝也早就灭在了金人的铁蹄之下了。

萧莞、锡兰和那拉图面色更加难堪。

这群大燕臣子毫不顾忌当着自己等人的面大谈什么异族、什么异族坐大、什么非我族类其心必异,摆明了要把皇帝承诺的事要给推翻了……

锡兰和那拉图悄然望向了坐在龙椅上面色平静的皇帝王霖。

此时却见皇帝扭头向他们三人望来,微微笑道:“萧莞,锡兰王子,那拉图可汗,对于我朝大臣之言,汝等意下如何?”

萧莞笑了笑,拱手道:“陛下,臣以为,军机处诸大臣所言甚是有理。至少对于我契丹人而言,是如此。

我契丹灭国之后,蒙陛下恩赐,在雁北休养生息至今安居乐业。实话说,我契丹人更愿意在大燕的保护下过安稳日子,至于去乃蛮故土自成一国什么的,大多数契丹人都兴致不大。

再者,我契丹余部乃当朝皇子的食邑之户,契丹人将来该何去何从,当由平辽郡王殿下日后成年后裁处,臣不敢擅专。”

一干大臣闻言哈哈大笑,纷纷称赞萧莞忠诚不二,乃国之干臣也。

萧莞面带苦笑,他只是传达了多数契丹人的意愿罢了。

凭契丹余部这点人马想要去异域立国,无异于自寻死路,虽然乃蛮人败走漠北,但将来未必不会回来。

还有其他蒙古各部也在虎视眈眈,萧莞若是带契丹人去了乃蛮故地,失去了大燕的保护,契丹人命运堪忧。

他心知肚明,契丹人最大的利益就是与大燕捆绑在一起,毕竟皇帝已经将契丹余部封给了自己的儿子。

王霖心中暗笑,萧莞此人果然聪明知进退。

契丹余部有此领袖在,未来发展可期。

不过,对于王霖来说,日后契丹余部对大燕将会逐渐具有归属感,逐渐融入大燕的多民族之中,慢慢被汉化,这是迟早的事情。

王霖又望向了锡兰和那拉图。

锡兰一时斟酌着言辞,不知如何说才能不触怒大燕朝臣和皇帝,毕竟高昌回鹘深深畏惧大燕的强悍军力,他们宁可不要乃蛮故地,也不能因小失大。

那拉图却只能硬着头皮道:“陛下,我们塔塔尔部的祖地已经被金人占据,现在我接近二十万族众无地栖息,暂时留在西夏边境待命,还请陛下开恩,给我塔塔尔部一快生息之地吧。”

现在的那拉图已经非过去的骄傲的塔塔尔王子了。

他声音里带着哀求之色。

蒙古行省

王霖没有理会那拉图,他沉默了一阵,这才面向群臣缓缓沉凝道:“你们方才所争之事,朕在旁都听了,朕无意去平叛你们孰是孰非,但朕确是有言在先。

在出征讨伐乃蛮之前,朕在调高昌国及契丹余部和塔塔尔人兵马之前,有过承诺,攻破乃蛮之后,各取其土。

那么,乃蛮既灭,尔等诸位臣工意欲让朕食言而肥否?”

张浚恭谨道:“陛下,所谓此一时、彼一时也。

既乃蛮所占之地极其辽阔,且土地丰饶,我大燕应当仁不让,以王师驻跸,教化土著,此为我大燕万世之功也!”

刘琦也出班道:“陛下,臣附议!”

顾庆川也急不可耐站出来道:“陛下,乃蛮故土当纳入我大燕版图,至于何处安置塔塔尔蒙古人,臣倒是有个建议。”

王霖深吸了一口气,心道终于出来个能说解决问题的办法的人了。

你们不能一味反对,总得提解决问题的办法不是么?

你们是大燕的当朝重臣,国家栋梁,不是街头流氓啊,不能只会斗嘴,不会用心。

顾庆川深望着让他尊敬的皇帝,缓缓道:“陛下,臣在江南时曾听闻,北方异族如金辽之流之所以对我中原江山心怀觊觎,主要是因为其族众生活在苦寒偏塞之地,无良田可以耕种,无所出可供常需。

臣在想,若是将塔塔尔部蒙古十余万族众整体迁徙往河南、河北或山东,甚至江南淮南或干脆云南四川等地,择数县之地供其居住,由我汉民教授其农耕之术……

不出十年,蒙古人定将生活富裕,过上人人安居乐业的好日子。”

王霖愕然,他险些笑喷。

顾庆川居然要将蒙古人迁移往内地,分而治之。

这是要坏了他们的传承啊。

居心险恶。

离开了草原和牧场的蒙古人,还能叫蒙古人么?

没几年,他们的民族本性就要开始蜕化了。

王霖还未说话,一旁的那拉图就急了:“陛下,此事万万不可!我蒙古人祖祖辈辈生活在草原牧场之上,不擅耕种,若是迁往内陆,我十余万族众将何以为生?”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