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17章(1 / 2)

加入书签

……

九月中,蒙古十八部使团抵达燕京。

乃蛮、乞彦、孛儿只斤、塔塔尔、汪古……乃蛮部的代表正是曾被燕军擒获的大王子直路古,乞彦部来的为可汗管亥,孛儿只斤可汗合萨,塔塔尔部来的是那拉图,汪古部来的却是可汗之女塔娜。

燕军从金人手上收复燕云十六州,且再次大败金军十万铁骑,尤其是皇帝王霖单枪匹马逼退完颜宗磐二十万大军的消息,在蒙古各部中传为神话,这是促成蒙古十八部全部来朝的关键因素。

当然,除此之外,还有金人最近调集大兵,随时有向蒙古各部征伐的迹象。

十八部的使臣向王霖进献了降表,愿意臣服大燕,并向王霖进“古儿汗”尊号(即众汗之汗)。

两日后,金国皇帝吴乞买的使团也经古北口抵达燕京。

金国使臣照旧是完颜希尹,不过同时来的还有吴乞买的二皇子完颜宗固。

……

红日高悬,刚刚进入初秋的燕京城,其实白昼间的气温还是有些炎热。

行宫门口,完颜希尹与完颜宗固撞上了同样受邀来参加大燕皇帝赐宴的蒙古各部可汗或王子。

完颜希尹深沉的目光掠过眼前这一堆趾高气扬的蒙古人,心中冷笑。

完颜宗固则有些愤慨。

他低低怒道:“国相,这些可恶的蒙古蛮子!尤其是塔塔尔人,前番还去上京向我皇朝拜,今儿又掉头来向燕皇称臣,这等反复无常的鼠辈,当杀之!”

完颜希尹沉默片刻道:“二皇子,莫要动气。对于我大金来说,蒙古人顶多就是疥癣之疾,而燕国,才是心腹大患。现在当务之急,是与燕国签署停战协议,然后让燕人重开榷场,以缓解我大金国内资源匮乏之忧。”

完颜宗固想起父皇吴乞买的苦口婆心,也沉默了下去。

金国使团来的目的其实就是为了让大燕重开榷场,毕竟不善耕种和生产的金人,此刻国内太缺乏生活各类物资了。

完颜希尹和完颜宗固进了行宫正殿,见前面跪拜了黑压压一大片的蒙古人,口称“古儿汗”,面色都不怎么好看。

金人并不太在意蒙古人,而事实上,吴乞买刚确定了与燕平安共处,趁机征伐统一蒙古各部的国策。

完颜宗固心中冷笑道:“待我大金铁骑横扫,看尔等蒙古蛮子可能得到古儿汗的援兵!”

完颜宗固冷漠的目光在那拉图的身上多停留了那么一瞬。

最多两个月后,金国将起兵征伐塔塔尔部。

那拉图似有所感,立即回头望向了面目阴沉的完颜宗固,心神微微一凛。

那拉图知道金人的战略意图,也知道塔塔尔部面临着灭顶之灾,所以他才不得不再来燕京,准备通过妹妹休澜,向燕皇求援。

王霖渊渟岳峙,端坐在大殿正中、丹墀之上,他气度雍容,面色沉静。

他的两侧,还端坐着数位身着盛大宫裙的宫妃。

左侧是完颜什离与完颜兀鲁,右侧是蒙古二妃,休澜和孛儿台。

完颜希尹和完颜宗固并肩走上前来,复杂的眸光在完颜什离和完颜兀鲁面上稍稍停留,尔后完颜希尹便吸取了上次在真定的教训,不待礼官传唤,便以大燕礼跪拜叩首道:“外臣大金国相完颜希尹,见过燕皇陛下!”

完颜宗固悻悻有样学样,却是沉默不语。

王霖淡然一笑:“平身吧,完颜希尹,你身边这位便是吴乞买陛下的二皇子完颜宗固吧?朕记得当年在上京,还见过一面。”

完颜希尹笑道:“陛下好眼力,正是宗固。”

完颜宗固再次拱手道:“外臣宗固,见过陛下。”

完颜什离突然笑道:“宗固哥哥,叔父身子向来可好?”

完颜宗固嘴角一抽,却还是躬身行礼道:“父皇无恙,多谢娘娘挂念。”

吾皇独好美人

完颜什离微微一笑:“宗固哥哥,回去待我向叔父问安,就说我们姐妹在大燕一切安好,如今大燕与大金划疆而治,平安共处,其实最好。

还记得当年我父皇在世时,曾经说过,我大金起兵反辽是因为我女真族人被契丹人屠戮侵略,几无生存之地,迫不得已才反而抗之。

而大燕与我大金毫无恩怨,一在南,一在北,今大燕得燕云故地,大金得辽人大半国土,可谓是各得其所,又何必妄动刀兵,导致两国生民涂炭。

父皇的话,吴乞买叔叔是赞同的。既如此,两国签署停战协定,应互不侵犯才是。”

完颜什离说的是实话。

当年完颜阿骨打是极力反对南侵宋朝的。

吴乞买亦然。

当然这不是因为阿骨打格外仁慈,爱好和平,而是因为阿骨打认为金国刚刚崛起,骤然灭辽,再侵中原,国力会跟不上。

而吴乞买反对南侵,则主要是担心阿骨打诸子侵入中原后裂土封王,日后难以控制,会对他的皇权形成致命威胁。

完颜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