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1章(1 / 2)

加入书签

武大躲在二楼一间雅间中,盯着案头上摆着的两个陶罐,眼睛眨也不眨一下。

罐中的两样东西让他欣喜若狂,他不知王霖小官人从何得来,也不敢去寻根究底,但他知道有了这名叫雪花盐和味素的调味圣品,聚义楼的生意就火了。

就像他过去卖炊饼,为什么他敢卖这么高的价格,原因就在于他的炊饼口味别具一格,县里其他卖炊饼的很难模仿。

起早贪黑卖炊饼与躲在幕后当酒楼掌柜,这待遇可谓天差地别,关键慕白小官人还许了他月俸10贯钱,无论酒楼是否盈利。

所以武大感激涕零。

他觉得自己这辈子最幸运的就是摊上王霖这么个好邻居,而最倒霉的就是爹妈在生他的时候不知道是否吃错了药,凭什么兄弟武二就人高马大、仪表堂堂,而作为一母同胞的自己,却成了人见人笑、人见人欺的三寸丁。

王霖小官人这两日在帮他张罗媳妇。

从昨儿个夜里起,武大就兴奋得合不拢嘴。

虽然他这个形象肯定也不可能娶到美貌如花的娘子,不过他都快三十了,也没那么多讲究,能有个女人传宗接代就很好了。

王霖还真替武大找了一个女人孙氏。

寡妇,二十八岁,样貌还能说得过去。

其实就是朴实勤劳的底层妇女,丈夫患病死了一年多,还未生育。

孙氏带着瞎眼的婆母生活艰难,当薛婆受王霖之托开动三寸不烂之舌跑了两趟,得知武大有王霖小官人照应且衣食无忧,孙氏就点头同意了这么亲事。

条件是婆母一起嫁过去。

所以,武大要成亲娶媳妇了。

未见宋江遇惜娇

武大郎娶媳妇的事很快就成为清河县的最大热门新闻。

在王霖小官人的影响力下,来帮忙的街坊四邻很多。

所以这事王霖就不再管了,一切交给薛婆操持。

他自己则一人一马一枪,启程前往郓城县拜访晁盖和吴用。

他反复斟酌,决定还是不带俗礼了。

晁盖这种豪杰视金钱如粪土,送些黄白之物反而会引他不喜,落了俗套。

潘金莲带着庞春梅将他送到府门口。

“霖郎,奴从今往后若无紧要事,轻易不会出门,免得再招惹是非。只是盼霖郎早去早回,不要让奴等急了。”

潘金莲依依不舍。

王霖默然片刻,点点头:“这样也好。金莲,我此去长则七八日,短则两三日,不会耽搁太久。”

说着,他也不顾是否有人,直接拥抱了下小娘,又亲昵捏捏她的面颊,才上马驰去。

潘金莲俏面绯红。

她心中实际颇为受用,也早习惯了王霖这些看起来似有些惊世骇俗的小动作,以及各种表达亲密的肢体语言。

庞春梅在后看得心内羡慕。

她也想让官人抱一抱。

……

从清河县到郓城县其实也没多远。

若快马加鞭,顶多两个时辰的事。

可王霖却只能在马上晃晃荡荡、耐着性子悠闲慢行,倒也不为了赏玩沿途风景,主要因为他的骑术才刚入门,暂不熟练。

不过骑马没有太深技术含量,就是个熟能生巧的事。

因此王霖赶到郓城县城时,已是黄昏日暮。

眼前一座古朴小城近在咫尺,城墙约七八米高,城池规模看起来与清河县差不多。

王霖在马上稍稍犹豫。

他感觉天色已晚,此时登门拜访似不太礼貌,就决定去郓城县里住一宿,明早再去西溪村。

县城虽小但五脏俱全,城中甚是繁华。

尤其这时节,正是贩夫走卒沿街叫卖正酣、各路商贾进城打尖或本县人外出归家最集中的时段,王霖牵着马缓步随人流进了城,他也不辨方向,完全随意而行,很快就找了间名唤“悦来”的客栈住下。

这年月,锦衣华服就是最好的身份证,店家自然为他安排了最上等的雅间。

只有单人间,没有大床房,更没有席梦思和乳胶垫。

当然也有妙处,可大摇大摆请小姐姐上门做客。

略洗把脸他便出门,在门口逮住店伙计笑问道:“小二,久闻本县宋押司大名,特意前去拜访,不知他家居何处?”

宋押司宋江在郓城县可是一号人物。

虽然只刀笔小吏,但知名度却远高于知县老爷。来县里寻访宋江的外地人颇多,所以小二也不觉奇怪。

小二上上下下打量着王霖,见他衣着气度均为不俗,也不敢怠慢,恭谨道:“小郎君,宋押司家在城西的宋家庄,不过他在城中也有下处,就在前面不远处的柴火弄里,小郎君出了门照直去,若见门口悬挂两盏红色灯笼的便是了。”

“多谢多谢。”王霖拱手自去。

巴掌大的小城,纵横来去也就街巷条,人口不足万人,搁前世也就跟个小区差不多大。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