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27章(1 / 2)

加入书签

但汝王并不会因此对沈瑞产生什么好感,相反,因忌惮沈瑞种种手段,而不想与之打交道。

这才有了如今的依旧称病拒绝见沈瑞之事。

汝王府隐田自然是有的,但因着没有旁支也没子嗣,而少有恶事,也并不怕“沈抄家”来翻小辫子。

沈瑞亦不想强行去汝王田庄清丈田亩,毕竟一旦起冲突,得罪的就不止汝王一个,还连带着衡王与益王。

益王可是在江西的。

尽管益王与宁王不和,尽管笃定宁王必然覆灭,但沈瑞仍不希望出现任何变数。

变数,就意味着有更多百姓、更多士兵葬送掉生命。

沈瑞不是圣人,却也不想有没必要的牺牲。

因此汝王既不配合,他便打算先绕过去,把卫辉其他地方清丈了。

当然,这势必会引起一些大族拿汝王府来说事,也可能会加剧一些矛盾,但毕竟沈瑞、廖镗皆是名声在外,也轻易不会有哪个大族头脑发热跳出来反抗。

为此,沈瑞还和廖镗商量了,先留他下来“镇守”。

这位刮地皮的大太监一听,立刻一本正经拍着胸脯保证绝对会盯着卫辉府将赈灾、清丈事宜统统办好。

实际上心里乐开了花,本以为要一路跟着沈瑞,不好捞油水,现下单独留他下来,又是清丈这等大事,自然有大笔银子入账了。沈大人可真是个大好人!

“大好人”沈大人却是心下冷笑,如何不知这阉竖想些什么,只是时辰未到,且等河南赈灾、清丈结束,这厮怎么吃下去的就得怎么给本大人吐出来!

两人商议妥当,沈瑞便带着高文虎、周贤的人马先行一步。

这一日一行人进了开封府地界,在延津县廪廷驿暂驻,忽然王棍子一路快马自京城赶来。

他显见是拼命赶路累得狠了,从马上滚下来时几乎失力虚脱,是被护卫们抬着来见沈瑞的。

沈瑞不由大惊,知道若非出了大事,他断不会如此。

此地没有密室可用,沈瑞只能遂迅速打发下去所有人,叫护卫四下里守好门户。

王棍子一口气干掉了半壶茶,缓过气来,便嘶哑着嗓子急切道:“东家叫我赶紧来告诉二爷,沈理大人遭人算计,被人仿了笔迹盗了印,上书请让宁府小公子太庙司香……”

克绍箕裘(三)

开封府,延津县,廪廷驿

“我出来的时候,妖魔鬼怪都跳出来上折子了,东家说也有折子在弹劾二爷你。只是我走的急,没等后头人,后头还会有人接着送信来。东家都安排好了,轮番快马,绝不耽搁。”

尽管知道沈瑞已派人把守了外头,王棍子还是下意识的警惕四下打量一番,打了个手势请沈瑞俯身来听。

他声音压得极低,“东家说,宗藩的事儿,偏偏脚许就踩泥坑里去了,让二爷千万三思,宁可不做,也别脏了自家。”

沈瑞不由神色凝重。

张会这句已是说得再明白不过,就差没指名道姓了。

叫人抬走力竭的王棍子去休息,沈瑞在房间内静坐良久,才叫人喊来何泰之与幕僚谢先生。

他压低声音把事情说了一遍。

何泰之登时便暴跳如雷,顾及着在驿站中,他强压着声音,咬牙切齿骂道:“必定是张鏊这兔崽子!待老子回京去,非弄死这孙子!”

沈瑞的愤怒和郁闷比何泰之更甚,因为他早在多年前张鏊没回江西守孝时就曾担心过其会不会倒向宁王的问题。

只不过这些年张鏊也没做出什么来,沈瑞又忙着地方建设,也没空过多关注张鏊。

未曾想宁藩能在这种时候使出这么一招来!

先前因着沈瑞一番操作,朝中已没人什么好意思厚颜吹捧宁府小公子太庙司香了。朝中老狐狸也都看出来皇上的态度了,更不会出头。

这么一来,沈理这样份量的京堂“上书”就相当显眼了,那些被买通的人、装糊涂的人见到这样的“带头人”,自要一拥而上赶紧跟着上书拥护宁府小公子了。

“皇上定是要气得狠了。”何泰之与寿哥也相处多年了,极了解寿哥那暴脾气的。“皇上知道理六哥的为人,不会迁怒吧?张二哥、刘大人(刘忠)肯定也会为理六哥说话的。充其量就是……就是……”

他这话也不知是说来安慰沈瑞,还是安慰自己了。

沈瑞拍了拍他肩膀,没有说话。

谢先生望着沈瑞,沉声道:“宁藩此举,也在打击大人。这件事势必会影响到大人在河南的布局。皇上不会不信大人,但众口铄金,积毁销骨,大人现下须得把宗藩这件事撕掳明白。”

不愧是一直在礼部尚书身边的幕僚,对宗藩的事儿还真是了解。

沈瑞心下暗叹。谢先生此言正中他心下隐忧。

先前朝中对沈瑞的弹劾都是说他妄自朝赵藩动手,引得宗藩不稳。

而这会儿,必是要说他与赵府沆瀣一气,意在“太庙司香”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