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57章(1 / 2)

加入书签

尤其解州的盐,使得盐引不必非取“淮盐”,更为这些晋商提供了便利。

这四地商人由此崛起,时人笔记称“富室之称雄者,江南则推新安,江北则推山右(山西旧称)。山右或盐,或丝,或转贩,或窑粟,其富甚于新安。”

“平阳、泽、潞豪商大贾甲天下,非数十万不称富。”

即使后来开中法停了,那商路已是趟出来了,至今往蒙古去的商路仍牢牢掌握在几大豪商手里。

这些大豪商当然也会各找靠山,且山西官场上上下下自然也都会打点到,处处有人给撑腰。

是以赵弘沛、李熙虽可称一句侯门公子,背后也有大势力,却也是强龙难压地头蛇,动不了这些商贾分毫。

想从这些人手中拿下最赚钱的通蒙商路来“为皇上分忧”,那是别指望了。

沈倒是帮赵弘沛牵线搭桥过,将他们引荐给一些商贾,边贸没指望,倒是把山西的一些特产运往山东销到海外也算过得去的买卖。

因打过交道,李熙登门,沈便十分和气。

然当他看到了那信笺上的内容,那笑容便凝在了脸上,立时便打发走了一应伺候的下人,又叫人远远守在院子里。

沈语气极差,近乎训斥道:“布政使司衙门还不曾收到信报,这是哪里来的消息?这种消息也是能混传的?!还巴巴送来本官门上!”

李熙毫不在意的一笑,道:“咱们顺风标行和八仙车马行的消息,沈大人还不知道吗?左不过这一两天,衙门大约也会有信儿了。”

他倾了倾身子,道:“我这不就紧着来找大人,好叫大人早做打算。”

沈其实心下对这个消息信了十成十,面上却仍是黑沉着脸,冷声道:“李公子莫要玩笑,山西府有何打算自是要布政使大人做主,本官岂有越俎……”

还不等他说完,李熙已抢着道:“我已着人看着晋王府和庆成王府了。”

沈登时脸色大变,拍案怒喝道:“你好大的胆子!”

李熙哼笑一声,道:“朝廷诸公对宗藩一向慎重,这个我是知道的,不过大人应更清楚,这几年来,庆成王府惹了多少祸端,皇上申饬了多少回?”

庆成王府那些仪宾作奸犯科委实太多,皇上厌烦庆成王府也是摆在明面上了的。

实际上,庆成王府又何止几个仪宾为恶呢!

当初南海郡君闯去京城被遣返回庆成王府并下旨问罪后,庆成王就曾上书痛陈他子女儿孙不孝,说了包括南海郡君在内的许多郡君、乡君及镇国将军朱奇滔、朱奇浙等诸多不法。

虽说当时是以退为进吧,但也确实就是有那么多不法事的。

庆成王有多少子孙呢?现任庆成王朱奇浈记录在册的成年子女就有九十多人!

据说首代庆成王有子百人。

庆成王乃是晋王一脉,晋王系共有郡王二十四位,这子嗣不是一般的繁茂。

那些郡王、将军、县主、郡君纷纷出去建府造宅,如现下的汾州城有半数地方是庆成王府的,另半数呢,属于另一位晋王一系郡王永和王。

除了官衙还在城中,百姓都被挤到边角地方了。

这样多的龙子凤孙,哪个不是眼高于顶,视百姓如家奴,为祸地方的事哪里会少了。

冒出头的、被申饬的不过是一个庆成王府罢了,可实际上,山西宗藩实是大问题。

“皇上的意思,大人不知道?”李熙直视沈,咄咄道。

沈一时语塞,进而有些恼羞成怒,拍着案几喝道:“李公子倒是要来教导本官了?!”

“不敢。”李熙说着不敢,却不曾移开视线,口中更没有半分退让,道,“山西宗藩如今是个什么境况大人不知道?”

“山东清丈田亩,宗藩那边清出来的千顷有余,这还是不好从严呢。山西可敢清丈?”

“我细细查算过,山西境内有亲王府三,郡王府七十四,藩府宅邸逾三千!(指辅国将军、县主、郡君等的宅邸)”

“而庄田,仅晋王府就有四千余顷,各亲王郡王、将军县主合计只怕不下两万顷!”

“大人在山西多年,熟知山西民情,这山西,一共有良田多少亩?”

“夺了田,还要争水,百姓要么没田,要么有田无法引水浇田,一年又能得多少收成?”

“有了收成,又有多少如当初南海郡君仪宾那般兜揽解纳税赋、敲诈勒索小民的?”

“‘民以食为天’、‘地为民之命’呐,大人!”

一句句皆如利箭。

刺得沈一句也答不上来。

这是多少年积弊了,打宣德年间起就是困扰山西的大问题了。

山西大小官员谁人不知?

历代皇上不知吗?!皇上太知道了!

那,皇上又想怎么做呢?

当今,早就厌恶庆成王府了。

正德元年又有山西流民往京城去险些惊了圣驾的事。

皇上岂会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