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77章(1 / 2)

加入书签

沈瑛也击掌赞好。

两人又商议了一番,只等翌日张会来说服于他。

此时大沈状元府上两口子刚刚议和,小沈状元府上小两口正起战火。

却是张玉娴见夫君的任命下来了,说什么也要在家中摆酒,请她的亲戚以及手帕交的姐妹们来热闹聚上一场。

简单说,就是显摆一下她夫婿升官了。

沈瑾本身就对靠裙带关系让寿宁侯府给“讨来官儿”深恶痛绝,更哪里肯让她这般招摇显摆去。

可张玉娴又哪里肯放过这个出风头的机会,她可是忍了许久了的。

两个人又是大吵三百回合,沈瑾也没能拧过张玉娴,她玉手一挥,银子一洒,这事儿就成了定局。

有银子好办事儿,很快状元府就披红挂彩,大冬天的树上还扎了花显出富贵气象来。席开十数桌,又请了小戏吹拉弹唱,好不热闹。

沈瑾便是再不开心,也不能耷拉着脸待客尽管他自己一张帖子没发,来的都是张家的亲戚。但也只好强作欢颜,挨桌敬酒,再不时被客人抓去灌上两杯。

他酒量本就不高,自成亲那日之后还不曾这样敞开了喝过,没一会儿就脚下踉跄,得由两个小厮架着。

宾客中还有人起哄,“状元公这是高升了欢喜的!”

便又是新一轮的高喊敬酒。

谁也不知他这分明是灌下一肚子苦水。

堂客这边张玉娴更是志得意满,满耳听着姐妹们的恭维话,酒到杯干,颇有些女中豪杰的意思。

这边正喧闹间,忽然外头传来一阵哭喊声。

张玉娴眉头皱起,喝令仆妇出去看看是这街上哪家邻里嚎丧,还想让人打上门去。

结果仆妇很快就白着一张脸回来了,趴在张玉娴耳边低声道:“大奶奶,不好了,松江老家的老安人,没了……”

张玉娴睁着有些朦胧的醉眼,兀自高声道:“谁?哪个安人不好了?”

宾客闻言都安静下来,竖起耳朵来听着。

只剩台上小戏犹自咿咿呀呀唱个不停,越发衬得满园静寂。

那仆妇万分尴尬,又不想在众人面前直言,只好再次附耳言语。

幸而张玉娴这次听懂了。

可是,她宁可她听不懂。

她呆呆的看着满桌酒菜,看着满院子的红灯彩带,特别想尖叫出声。

沈瑾的祖母死了,沈瑾是唯一的孙子。

丁忧啊,丁忧啊!!!

她刚刚为他谋的官职啊!!!

缑山鹤飞(一)

十一月底,寒风凛冽,薄雪飞扬。

本身在车况路况都欠佳的古代,长途跋涉便是桩辛苦事,遇上雨雪,就更麻烦了许多。

虽然沈家的马车被沈瑞改良过,但到底与后世没法比,且若一直走大城镇的官道也还罢了,可惜更多时候是要走各种便道甚至野路的,又因奔丧赶得急,这一日颠簸下来,真是骨头架子都要散了。

这样的颠簸车上看书也是甭想了,沈瑞索性弃车骑马跟着跑上一段路,既是松散筋骨,也是打熬身体。

沈瑛、沈瑾都是会骑马的,只不过到底是文人,骑马还在少数时候,若是长途骑行却是跟不上的。

因着下雪,下晌申初遇到驿站便即住下,以免天黑错过宿头。

下了马,沈瑛没等仆从去吩咐驿卒,自家就先喊上了要热水。又笑向沈瑞道:“到底是老了,不如你们少年人。我得好好泡泡脚解解乏。”

沈瑞佯作诧异道:“正是青年俊杰呢,怎么就喊老了!瑛大哥这话我可不敢接。”

沈瑛哈哈一笑,道:“好小子,竟打趣起我来了。”

那边沈瑾倒面露赧色道:“瑛大哥这般说,我才是真惭愧,这会儿我是腿软的。”

沈瑞笑嘻嘻道:“你们都是锻炼的少了,若同我一般骑马驰回去,也就练出来了。”

沈瑛连连摆手,笑道:“可不得了。我得服老。”

众人都是哈哈大笑,走进驿站安置。

沈瑛沈瑾都是官身,小驿站本就不敢怠慢,这边又手面宽,打赏不少,驿卒们更是伺候得殷勤,少一时热水热食便都得了,送到各人房中。

驿吏还特地过来致歉,表示乡下地方,又值下雪,没甚好吃的,请大人们见谅。这一番自然不仅得了“谅解”,还顺带得了大大的红封,不由得眉开眼笑。

沈瑞的状态虽比沈瑛沈瑾强不少,可把双脚浸入热水那一刻,也是舒服得长长呼出一口气。

往年来往松江都是乘舟而行,相对好上许多,如今隆冬季节运河封冻,也只有陆路了。

沈瑞并不怕吃苦,当初跟着王守仁与陆家洪善禅师一路徒步跋山涉水,什么苦吃不得,只是,如今这番苦吃的,称不上个“值”字罢了。

这番,是要回去松江参加四房张老安人丧礼。

凭心而论,沈瑞虽不至于盼着张老安人早点咽气,但生母之所以早早故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