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71章(1 / 2)

加入书签

三房不管现下产业多少,都是公中产业,并不是长房私产。又因其中祖产寥寥无几,肯定会归到长房名下的产业也有限。

真要是等到老太爷过身,按照“诸子均分”的规矩,那其他三位老爷就要分了大半出去,这是沈湖夫妇不能容忍的。

当家这些年,这夫妻两人已经将三房产业当成自家私产。

如今四老爷提了“净身出户”的话,怎么不引得沈湖夫妇心动?

在他们两口子看来,用“忤逆长辈,隐匿私财”的名义,将几位老爷“净身出户”分出去,旁人也不能说什么。

过了这个村,可就没了这个店。

即便不能“净身出户”,以老太爷对长房子孙的偏爱,在老人家活着的时候分家,也能给长房分了大头。

这些年眼见几位老爷生财有道,沈湖夫妇怎么会不眼红?不是不想要分一杯羹,只是插不进手去。

不想两口子旁敲侧击,三房老太爷却不接这个话,反而将沈湖夫妇给臭骂了一顿。

孙子是他拉扯大的,他自是晓得沈湖的性子,不能是支撑起家门的,这才将下边的三个孙子扣下不让分家。

只要下边三位老爷在,三房日子才会越过越好,否则只会走了下道。

沈湖夫妇显然并不明白老太爷的苦心,不敢去忤逆老太爷,就待其他几房越来越刻薄,想要逼着那几房去闹,又安排下人撺掇长房儿孙去与其他房头的儿孙争执。

一时之间,三房硝烟弥漫,大家火气越来越旺。

直到这日,沈湖的长孙小大哥拿着棒子,打破了四老爷家十五哥的头。

沈湖的长孙七岁,十五哥才两岁。即便七岁孩子手上力道有限,也不是二岁幼儿能承受得住的。

抱着昏迷不醒、满身是血的儿子,四老爷险些疯了,立时要去打杀小大哥

还是沈玲得了消息,急匆匆赶来,死命按住了四老爷。

四老爷三十多岁的人,泪流满脸:“二哥,快给你爹写信,这个家是吃人了”

沈玲脸上也不好看,他即便有私心想要分家,可也没有害人之心。眼见天真烂漫的小堂弟生死不知地躺在那里,不由心生悔意。

“四叔,侄儿打发人去请大夫了,您别着急……”沈玲没了素日的机灵,口气有些僵硬。

乱糟糟的,又有婢子来报,四太太动了胎气。

原来四太太有妊在身,听闻小儿子受伤,就有了流产之兆。

二太太与三老爷、三太太得了消息,匆匆赶来,见得到就是四房这人心惶惶的凄惨境况。

这次变故,成为了三房分家事件的分水岭。

待老太爷得了消息过来,大夫也过来给十五哥做了诊治。

十五哥虽醒过来,却受了惊骇,需要静养。四太太没有那么幸运,流掉了五个月的男胎。

眼看着四老爷满脸毫不遮掩的恨意,其他几位老爷、太太神情也带了凄楚,老太爷心中叹了一口气,终于点头同意分家。

不过具体怎么分,什么时候分,他没有说。毕竟二老爷沈涌现下不在松江,这分家大事,总要等他回来。

沈湖夫妇虽对四太太之事略有不安,不过想到能“心想事成”,便也不觉得有什么可后悔的,明面上训斥了小大哥一番,私下里却叫人弄了不少吃食过去“犒劳”长孙。

在他们夫妻看来,十五哥是受了伤不假,可那血糊糊的模样,也吓到了小大哥……

木落归本(一)

等到三房召沈涌、沈珠叔侄回松江的信送到京城时,已经是六月中旬。

差不多的时间,沈宅这里也得了消息,二房沈洲即将松江返京,同行的还有五房一家。

五房大老爷夫妇禁不住次子沈琦的央磨,终于同意进京了。他们一家四口,正好与沈洲一起北上。

因他们用的是户部进京的官船,路上的时间是固定的,徐氏便估摸着日子,打发沈瑞、沈珏两个去通州码头等着。

五房那里也得了消息,沈瑛等人自然是雀跃不已。不过因沈瑛不好轻离,就安排沈全从书院里请了假,与两个族弟同去通州码头接人。

这兄弟三个,清早出城,却是心思各异。

沈珏的心情颇为复杂,随着沈洲的归来,他与沈瑞两个户贴也会迁到京城大老爷、二老爷名下,正式入籍成为二房嗣子。虽说这是意料之中事,却依旧带了几分惆怅。

沈瑞则只有欢喜的,倒不是因嗣子之名正言顺之事,而是因五房大老爷一家进京。

郭氏的慈爱,福姐的娇憨,五房大老爷的儒雅温煦,曾经带过给沈瑞许多温暖,是他所思念的。

沈全则是欢喜中带了几分惆怅,父母妹妹进京是好事,一家人能团团圆圆。可是对于他来说,也算是喜忧参半。因父母都进京,等到他回乡院试时,就要一个人。

六月京城的天气,十分闷热。

几人到了通州码头后,就寻了个于净的客栈,订了几个客房,以便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