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329章(1 / 2)

加入书签

徐氏见状,也觉得眼角发酸,道:“有的人子女缘分早些,有的人晚些,你与三弟妹都是有后福的……如今不为了旁人,只为了这个小的,你就更要护好自己才行……

被三房的事情耽搁了一早上,徐氏又是上了年岁的人,出了三房时面上就带了乏色出来。

徐氏看着沈瑞,有些不好意思道:“这一惊一喜的,伯娘也有些挨不住,今日不能陪瑞哥出去了……孙太爷生祭正日子是后日,要不后日咱们再过去?瞧着你三叔的模样,这几日怕也无法静下心来教导你们几个读书。”

沈瑞摇头道:“侄儿也不是小孩子,哪里就需要伯娘陪着。等到后日,让管事送侄儿过去就好。

东宅院子还在修建中,三老爷、三太太又是这般模样,徐氏哪里能离开?

徐氏迟疑道:“你第一次过去见孙太爷,倒是当郑重些。”

沈瑞道:“难道伯娘不陪着,外祖父就不认我这个外孙了不成?珏哥与我同去,伯娘要是不放心,吩咐几个老成人跟着就是。”

三太太这个情形,三老爷又惊不得吓,徐氏还真要些不放心,便只能点头道:“这些日子我是得在家守着,那就叫管家带你们过去。”

徐氏虽吩咐三房下人勿要声张此事,不过这等大喜事,却是不能瞒着一家之主大老爷,也不能瞒着三太太娘家那边。

三太太多年无子,对于亲家太爷、亲家老太太来说,亦是心病。

没等到大老爷落衙回来,就有跟着大老爷身边的长随回来报喜。

吏部公文下来,大老爷升了刑部尚书,被宫里传召,进宫面圣去了。

虽说之前已经得了些风声,晓得丈夫多半是这个位置,可吏部公文一日没下来,就保不齐有变动

直到现下,方算尘埃落定。

一日之内,双喜临门。

三太太有喜的事情,因月份浅,三房上下也不敢拿来说嘴。除了大太太身边的人与沈瑞、沈珏,其他人还不知晓。

大老爷升官这事,却是没什么忌讳处。

随着徐氏吩咐管家阖府放赏,沈宅上下人等都晓得大老爷已经升任刑部尚书。

即便是奴婢下人,也与有荣焉。

这仁寿坊里,住了多是官宦人家,不乏高门。沈家虽是侍郎门第,可有时却也不得不低人一头。

如今随着大老爷升为刑部尚书,沈家门第也从侍郎宅邸变成尚书宅邸,在京城里也算是能数得上的人家了……

春风得意(一)

《白虎通》谓:“婚者,谓昏时行礼,故曰婚。”

《礼》:“婚礼必用昏,以其阳往而阴来也。”

黄昏时分,沈家各房嫡支的老少爷们齐聚沈家四房。

这倒不是说沈举人的人缘有多少好,而是亲族之间,婚丧大事,不管交情如何这个人情却是需做的,所谓礼尚往来。更不要说,今日还有二房二老爷这位远客在,大家自然乐意做出族中各房各支和和气气的模样。

四房几个主人,却是心思各异。

张老安人昨日被儿子呛声,憋了一肚子气,身子有些不舒坦,脸色儿难看

至于沈瑾,昨日隔着门听了“私话”,晓得祖母没有自己以为那般看重自己,父亲那里更是口气中就带了厌恶。

虽说是阳春三月,沈瑾每每一想那母子两人的对话,就只觉得遍体生寒。

想着故去的嫡母,远走的生母,还有生死下落不知的张三姐、张四姐,沈瑾对于沈举人的敬意不知不觉已经散了大半。

又想到渐渐疏离的沈全,从不对自己假颜色的沈珏,还有马上就要出继二房的沈瑞,沈瑾心中说不出什么滋味,在床上烙饼似的翻了一晚上,早起后双眼就发青。

沈举人本欢欢喜喜等着再做新郎,见了这一老一少,立时就撂下脸。

在他看来,张老安人是故意要打自己的脸,方作出这番姿态;至于沈瑾那不用说,自是有了私心,不乐意他正正经经续娶妻室。

沈举人“眼不见心不烦”,先开口打发沈瑾回自己院“读书”,又吩咐人好生“服侍”老安人在屋子里休息。

张老安人与他正置气,懒得与他分说,倒是乐意在屋子里躲清静;沈瑾听了,却有些迟疑。

四房现下一共就这祖孙三人在,张老安人上了年岁,可以歇着;自己不陪着父亲迎客,不好?

沈举人见状,只当沈瑾不听话,道:“怎地?我竟是管不了你了?”

沈瑾忙道:“亲朋们就要登门,儿子怎么好在这时候躲懒?读书虽重要,却也不差这一日半日。”

沈举人不耐烦地摆摆手道:“我还没死呢,轮不到你来迎来送往,且回去好生读书是正经”

话说的这个地步,沈瑾只有听命回自己院子里。

他的院子就在前院,离喜棚并不远,外头隐隐传来的各种声音,哪里能清静?

沈瑾拿着书卷,站在窗前,看着窗外神色呆呆的。

几个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