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669章(1 / 2)

加入书签

除了兆佳氏,剩下三人多少也明白其中缘故。

三年之间,裕亲王府被抄了两次,下人的荣辱都牵在主子身上,被打杀发作一些人也不稀奇。

四姐儿忙摇头,道:“不必,人少好打理,王府事务本就没那么多,现下的人已经尽够使了……”

曹家这边其乐融融,养心殿里却是乌云密布。

“好个史笔如刀,好个史笔如刀。”雍正捏着手中的折子,咬牙切齿道。

他的手颤抖着,看来是怒极。

十七阿哥见状,立时跪倒在的,道:“皇上请息怒,犯不着为了不相干的人伤了龙体……”

雍正已是站起身来,咬牙道:“不相干?怎么是不相干?朕本不愿同他们计较,他们却是得寸进尺……朕这‘刻薄寡恩’的名声,不还是拜他们所赐……郭络罗氏、郭络罗氏……”说到最后,新仇旧恨加起来,他直觉得要气炸了肺。

“传怡亲王、庄亲王觐见。”他呼了一口气,叫十七阿哥起身,而后吩咐内侍道。

那内侍应声退下,雍正看了眼折子记录的日子,对十七阿哥道:“五天前的消息,才递到御前,是不是太拖拉了些?既将粘杆处交给你,你也要上心些,别整日里就围着女人裙子转。”

十七阿哥忙道:“回皇上话,宗室消息五日一报,权贵消息七日一报,这都是顺着早先的规矩,臣弟不敢有丝毫更改……不过诋毁圣躬是大事,臣弟正想请示皇上,是不是往后有这样的消息,当时就递到御前?”

雍正点了点头,道:“正该如此……”

荣辱生死

待十三阿哥、十六阿哥应传,来到御前的时候,雍正的脸色依旧很难看。

十六阿哥瞥了小心翼翼恭立的一旁的十七阿哥,心中猜测是不是发生了了不得的大事。

早春时节,既不是旱灾出现的时候,也不是水灾出现的时候,难得是会试?

想到这里,他神色不由一凝。

科举取士,关系国家大事,每次出了弊端,都要掀起一阵血雨腥风。

待他们请过安,雍正并没有先同十三阿哥说话,而是望向十六阿哥:“弘旺今年二十了,郡王府那边递了请袭折子没有?”

十六阿哥没想到皇上会问宗人府之事,心里疑惑,面上却是不显,躬身道:“元年时候递过一次,因弘旺年岁不大,所以不了了之,上个月又递了一次。”

弘旺是廉郡王府唯一的子嗣,袭爵也是理所应当之事。

他是康熙四十七年正月出生,今年已满二十岁。

虽说宗室阿哥,二十岁封爵是常例,可袭爵本不限岁数。像廉郡王早薨,嗣子当早承爵位,毕竟没有爵位久空的道理。

当年平王府老郡王薨时,讷尔苏只有十二岁,并没有等到二十成年,直接承了郡王爵位。

廉郡王薨了多年,王府唯一的阿哥迟迟承不了爵,早年还有年岁不足这一条压着,都已经是“强词夺理”,如今已满二十,再没有推迟的理由,不得不开始议起来。

十六阿哥已经收到廉郡王福晋上的请袭爵位的折子,同几位宗亲商议后,觉得还是等到端午节前,同其他几家宗室的折子,一起递到御前更妥当。

就是怕冒然递到御前,引得皇上想起早年同廉郡王府的嫌隙。

现下听皇上主动提及此事,十六阿哥便觉得不好,果不其然,就听雍正道:“既然弘旺年岁到了,宗人府就拟个折子上来……”说到这里,他顿了顿,道:“从恭亲王例。”

闻言,几位王爷都变了脸色。

宗室承爵,除了世袭罔替的爵位外,其他爵位都是降袭。

郡王薨,继承人照例袭贝勒爵。

可因帝王恩典,也有例外的。

就例如,圣祖爷三个手足兄弟,裕宪亲王薨,世子依旧承亲王爵位,夺封两次后,广禄也没有降等。要等广禄之子时,才开始降封。

纯靖亲王隆禧薨后,王府阿哥还是幼童,依旧是原级袭了亲王爵位,因夭折才停爵。

等到恭亲王常宁,因搀和进大阿哥与二阿哥的夺嫡之争,为圣祖厌恶,不仅死后无谥,而且也因王府诸阿哥“无嫡子,生母位卑”为名,直接降了两等,由一个庶福晋所出阿哥承了贝勒爵位。

从恭亲王爵位,那就是降两级袭封,弘旺只能得贝子爵位。

弘旺迟迟不能袭封,早已在宗室中有所非议,如此降两级袭封,更像是对上了皇上“刻薄寡恩”的名声。

御前这几个王爷,都是“帝党”,当然不愿皇上名声有损。

十三阿哥已经出列,躬身道:“皇上,还请三思。”

不管早年皇上同八阿哥有过多少纷争,如今人死如灯灭。

这样的袭爵旨意一放出,没有人会说廉郡王府早年有不臣之心,如此是自作自受;反而都会说皇上心胸不足,苛待侄子。

三年前,弘旺指婚,指了个尚书府的侄女。虽说也是满洲大姓,可却是父兄皆无的孤女,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