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19章(1 / 2)

加入书签

以曹颙现下的身份,任满回京,除了六部尚书,就是督察院左右督御史。

要是年羹尧一案中,牵扯得京官与地方官多了,今年年底官场就会有大变动。

蒋坚与宋厚担心,今年大变,调动的人多了,明年曹颙想要回京时,许是就没有合适的缺。

那样的话,曹颙的处境就很尴尬。

虽说可以平调其他省任总督,可是在排位上,却是降了。官场上虽说沉沉浮浮不算什么,可是也讲气运,不升反降总不是好事。

曹颙却是不以为意,他现下没心思再谋外任,不为旁的,就为外任上收的礼太多了。即便没有索贿,只有三节两寿的礼,他都收的手软。

他终于明白,为何康熙朝时,总有外省总督孝敬皇帝银子。

银子多了也咬手,可是不收的话,就要挑战官场的规则,得罪的人可就多了。

一层一层的孝敬,谁知道为了敛着官场上的人情银子,就有多少百姓受灾破家。

曹颙畏惧了,高处不胜寒,果然不假。

在外任封疆大吏,固然比六部堂官要自在威风的多,可摔落下马的危险也多了几分。

到六部做的闲散尚书,对曹颙来说,也是求之不得。

数日后,京城传来消息,贵妃年氏薨,薨前皇上加封其为皇贵妃。

蒋坚与宋厚听闻,越发关注京中消息。因为晓得,年羹尧的判决就要下来。

曹颙这边,则是有些惦记年老太爷与年熙。

对于睿智的年老太爷,曹颙打了几次交道后,也是真心尊敬这位老者;年熙的身体虽调理的好些,可是大变之下,能不能抗住,还是两说。

年老太爷与年熙的境况很糟糕,祖孙两个相继病倒。

年老太爷刚好些,年熙又卧床。

听到年贵妃薨的消息后,年熙呕出了一口心头血。

在父亲被剥官夺爵、押解回京时,年熙心里都没有产生过恨意;听到姑母凶信的那刻,他终于对龙椅上的那位生出了愤恨之心。

父亲骄奢倨傲,失了人臣的恭敬,挑战帝王权威,落到这个下场也不可怜;姑母却是不同,陪伴王嫁将近二十年,夭折了好几个骨肉,不过是个可怜女子。

皇上在她死前封了皇贵妃,看似多情,却最无情。

一个封号,显得帝王重情义,却也绝了宽恕年羹尧的可能。

连在宫外的年熙能都想到这点,聪慧如年氏者何能不知?

这看似满含帝王恩宠的晋封,便成了年氏的催命符。

年老太爷的反应,要冷静许多。

他每日里都院子里溜达好几圈,饮食方面,也是请太医开了两方养生方子,每日里滋养身体,只为了让自己能长寿。

等到次子获罪,还得需要他这个皇贵妃之父照拂孙子们,他不能倒下……

卖国

清苑,总督府,官邸。

看着眼前几个似曾相识的玻璃瓶子,曹颙的脸上带了笑意。

不知道真实的历史上,罐头是什么时候发明的,可现下这几个玻璃瓶子,已经同后世的罐头有七成相似,不过是玻璃材质看着没有后世的清晰,上面封口的铜盖也没有后世的精致。

总共有四瓶,分装四样水果,白梨、苹果、山楂、蜜橘。

虽说这四样水果,花了银钱的话,冬日里也能买到,可并不是什么脾胃都能受的住的。

小孩吃着许是倒牙,上了岁数的人吃着伤肠胃,可加工成水果罐头,就没有这个后顾之忧。

曹颙拿起一瓶山楂罐头,看了看罐头盖处,深为叹服。这个压盖封口的工艺,出自于内务府一个年轻的工匠。

他只看了曹颙写的几句话,用了半年的功夫,就捣鼓出来螺旋封盖的机器。虽说那机器是全手工操作,可压力与封闭效果,已经够用。

李诚坐在对面,眼里也满是神采。

“京城那边预备的如何了?”曹颙撂下罐头,问道。

李诚起身回道:“以直隶总督府的名义,已经在前门外购买了地皮与房舍,总计有地四十余亩,屋舍二百零四间,临街铺面十二间。”说着,从袖子里掏出一张纸来,双手奉到曹颙面前。

曹颙接过来看了,临街的地理位置较好,后面的宅院中,又有几处比较僻静,动静结合,这几万两银子花得值当。

李诚犹豫了一下,道:“表叔,京城权贵多,罐头销售虽容易,可路途遥远,这玻璃又是容易碎之物,用骡车运送的话,花费不菲。走水路的话,又受节气限制。”

曹颙指了指他身边的凳子,道:“坐下说话。”

李诚应声坐了,曹颙才接着问道:“能想到这些,看来你是用心了,那你说说,当如何解决此事?”

李诚沉思了一下,道:“侄儿倒是有些浅见,这里就多言两句……依侄儿看,还不若在京城也建个罐头坊。左右里头有内务府的股份,如此直接用内务府的玻璃坊,再建个加工坊,而后将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