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85章(1 / 2)

加入书签

除了想要外放的京官,那些要上京的或是留守地方的总督、巡抚也纷纷遣幕僚子侄进京。

不是想要更进一步,就是想要调个大省。

能在官场上熬到一省巡抚或是一地总督的,也都是历练出来的老油子。京城里众人能看出来的,他们也能看出来。

可是他们也明白,皇上就算想要梳理地方,也不会一下子换干净天下总督巡抚。

处理政务,毕竟不是儿戏,最大可能是三三四分。调回京一部分,调其他省一部分,剩下的不动。

毕竟,皇上求的是四海宾服,政务畅通。就算有些臣子,主政地方多年,势力根深蒂固,只要换个省份,也就消停了。

因此,这些地方上的大吏们也都卯足了劲。有希望调其他省的,则是希望挑个大省;年岁到了,要进京‘荣养’的,则是活动着在六部谋个好缺。同样是尚书,这工部尚书与吏部尚书,可是相差不是一星半点。

一时之间,京城吃请成风,就连曹颙,身在户部,亦不能幸免。

现下才七月初,可是不管是京官,还是外地督抚子弟,都开始打着“中秋节礼”的名义,四处钻营。

虽说朝廷有制度,外官不得私结朝臣,可是在中国,本就是人情大于礼法的时候。就看寻个什么由子,同年、同乡、连宗、姻亲、师生,五花八门的关系。

昨日连人名也没听过的人,今日就是不得不应酬的“亲朋”,如此关系的,大有人在。

曹颙不是科举出身,曹家这支又是开了小宗的,倒是没有同年与族人上门。

饶是如此,打着同乡与世交旗号上门的,大有人在。

这自称同乡的,有江宁的,有直隶的,还有关外的,一口开都是祖上几辈与曹家有什么交情,嫁过哪位姑娘到的曹家。

曹颙见状,真是哭笑不得。有些还罢,早年有过往来,还有些印象,有些纯粹是寻了旗号攀关系。

曹颙现下的身份在这里摆着,一个年青的户部侍郎,还没有能力去干涉吏部之事,尤其是这种地方主官的选派。

他们之所以上门,不过是没有通天的门路,看重曹府身后几位有分量的姻亲。他们自己也知道希望不大,不过是抱着撒网的念头,四下里都打点到。

曹颙岂会揽这个麻烦,能不见的都不见,多是由大管家曹元待客;实是推不得,才露上一面,也不过走个过场。

小礼不拒,大礼不收。

这打着世交旗号的,有内务府老辈子人,还有父祖与曹颙父祖同僚或同窗的。这些人,却不是曹颙能怠慢的,要不然就要被送上“忘本”、“轻狂”的帽子。

对于他们,与曹府往来亲近些,曹颙态度也温煦;没什么往来的,则还是客客气气的保持疏离。

其中,对于有些交情的人家,迫切想请曹颙拉线,结识十六阿哥或十三阿哥的,曹颙也有选择的成全。那就是十三阿哥府那边,自言不敢应承;十六阿哥府那边,虽说“为难”,却也勉力一试……

自然,在这之前,他已经同十六阿哥打过招呼。

以十六阿哥的聪敏,会提醒曹颙静观其变,又怎么会自己蹦跶出来。不过是帮衬下曹颙,顺便再收些节礼孝敬,使手头宽裕些……

华天堂(上)

“买古董?今天有些不赶趟吧?”曹颙看了看窗外,已经将到落衙时分。

虽说夏日天长,可如今已经是申末(下午五点前),到了前门或者琉璃厂,这铺子也要摘幌。

伊都立穿着官服,看着也是从兵部衙门直接过来。

他手中拿着个金灿灿的帖子,递到曹颙面前,脸上带了几分兴奋道:“实是这帖子现下难求,千金不换,央求了好几个人,都没求到一张。没想到今儿会到手,正好有个朋友,家中有事儿,今晚不得空,才匀出一张。”

曹颙接过帖子,只觉得沉甸甸,不由挑眉:“这是纯金的?”

伊都立带了几分得意道:“可不是,足金十二两。”

一两金十两银,兑换成银子一百二十两。

用这个做帖子,可见奢华,却也是爆发味儿十足。

上面用朱砂在正中压了三个字,“华天堂”,右下有两个拇指盖大小的小字,“离火”。

对于此这个华天堂,曹颙却不陌生。这是什刹海边最出名的饭庄之一,里面掌勺的师傅,是从宫廷御膳房退下来的老师傅,以烹调山珍海味闻名京城。

外头不常见的海参鱼翅大虾鲜贝,在华天堂是常见的。

就是专供内务府、市面上见不着的时蔬菜肴,在华天堂也都找到。

曹颙记得清楚,有次他应邀过去吃席,有一道“草菇西兰花”就售价八两银子,这是几百年后常见之物,在当时吃的却是个稀奇。

根据传言,这华天堂是康亲王府的生意。

曹颙当时不过是吃旁人的宴请,去过两遭,倒是没有太留意。

只是他也晓得,那里即便不是康亲王府的买卖,也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