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320章(1 / 2)

加入书签

那是皇帝的亲舅舅,十六阿哥这一两天虽也听说过白启的风言风语,但是也只是心中腹诽几句罢了,并不敢耽搁这个消息。

只能禀到御前,恳请圣裁。

雍正双眼红肿,没有先帝宾天时的哀痛,反带了股说不清道不明的阴郁之气。

十六阿哥眼观鼻、鼻观心,不敢思量其他的。

“太后薨逝,朕心甚哀,实无力出行。十六弟,替朕走一遭,探视一二吧。”雍正听了十六阿哥的禀告,沉默半响,方哑声道。

十六阿哥听了,心中一紧,却也没勇气拒绝,老实应了,从御前退下来。

少不得从药库这边支了些人参、鹿茸的药材,弄了好几大包。原本他还想带两个太医过去,仔细想了想,到底怕担干系,便只带了几个侍卫,提着大包小包的补药,前往国舅府。

到了国舅府,因他是奉旨来探视,便由白启的次子满群领着,去了白启的寝室。

进了屋子,十六阿哥就被屋里里扑鼻而来的秽气熏得不行。

白启躺在炕上,再也没有往日的得意。他脸色苍白,张着嘴,舌头耷拉在嘴角,口水顺着嘴角流下,胸前湿了一片,看着有些像中风的症状。

可是,十六阿哥晓得,这不是中风。

因为他这个模样,十六阿哥看着有些眼熟。宫里有宫女内侍因饶舌犯禁的,就要受到一种刑罚,那就是挑了舌下的筋。

想到此处,十六阿哥直觉得后背发寒,忙低下头,吃了两口茶,才将心神稳下来。

没有带太医过来,他感到无比庆幸。只是先前来过这府的太医,怕是性命保不住了,可惜了的,那位在给人请脉时向来稳当,太妃娘娘那边也用的是这个太医……

三天的功夫,转眼而逝,太后梓宫由慈宁宫发引到景山寿皇殿。

当日大殓,三日发引,这样的安排,实是仓促。

已经有御史在权衡利弊,想着是不是该上折子言及此事,最后还是选择放弃。新皇的脾气,已经不少官员领受过了,无人敢主动触及锋芒,又是在这个时候。

宗室这边,私下里也有不少揣测,却都是明哲保身,不可多言。

只有回来奔丧的十四阿哥,不满意丧事如此料理,在灵前就闹腾起来,被几个悍勇的侍卫抓住,不知嘴里塞了什么,再没有动静……

随着太后梓宫发引,六部九卿,各大衙门,渐渐恢复过去的模样。

往年这个时候,大家少不得邀约请客,去海子边的酒楼听曲儿。今年,国丧未过,他们也不好太荒唐,就生熬着。

曹颙本不耐烦应酬,正是合了心意,每日里出了衙门就回府,不肯多行一步。

然而,这一日,却是李语亲自上门来请,道:“侄儿能接到内务府的活计,全凭表叔的举荐。如今侄儿想尽尽孝心,还请表叔赏脸。”

不过半月没见,李语早已从个白脸书生晒得脸红通通的,看来这活儿也接得辛苦。

曹颙虽是帮李语引见一下,将他介绍给十六阿哥,可这却是十六阿哥主动提出的。使人私下打听了李语的做派人品后,他便寻了个本钱小的采买差事,交给李语料理,不过是希望李家有个子弟能支撑起门户,照顾好家眷妇孺,好让密太妃与李氏少操些心。

没想到李语完成得极好,十六阿哥都忍不住夸了两遭。

“心意我领了,吃席就算了。等日后得闲,你多往庄亲王府走两遭,总会有你的造化。”曹颙道。

李语见他执意不去,就不再强求,告辞没多久,就有酒楼送来两席雁翅席……

徐家

李语没有主动提要给李氏请安的话。瞧着他的模样,倒是真心上门感谢,并没有打着亲戚的名义,死皮赖脸攀附的意思。不过,即便他想要给李氏请安,怕是也不能如愿。

因每天进宫排班举哀,过累的缘故,平亲王福晋曹佳氏小产。所以,李氏没有回海淀,也没有在曹府,而是去了平亲王府。

还好,不过是一个多月的胎儿,并没有使得母体太遭罪。饶是如此,曹佳氏与讷尔苏也沮丧的不行。

他们夫妻恩爱,育有四个嫡子,比一般夫妻已经强出太多。可是嫡女早夭,是他们夫妻心中隐痛。而后,却是因西北战事的缘故,夫妻久别。

如今,竟流了一个孩子,若是女儿……

曹佳氏难过的不行,她自是晓得丈夫是多盼望添个女儿。

偏生她竟疏忽至此,只因过了几年独居生活,她的经期有些不准,虽吃药调理了些日子,但是偶尔也会或早或晚。

讷尔苏心中虽失望,却不愿让妻子多心,还是仔细宽慰了,又亲自接岳母过来,就是怕妻子郁结伤心。

“母亲,女儿这回是真信了,这世上没有十全十美之事。”曹佳氏脸色苍白,道:“女儿自诩聪明,平日里总是瞧旁人的笑话,自己却是犯下大错。”

李氏见她眉头舒展不开,劝道:“想要格格,也没什么可心急的。好好养上一年,明年再怀就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