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666章(1 / 2)

加入书签

说起杜家家破人亡,确实是曹家做的孽,不过曹颙除了同情之外,想得还有防患于未然。所以,在收留杜梅时,仍是签了买断的身契。

这还是上辈子看《红楼梦》时的收获,书里曹家最后落败,固然有其腐败的必然因素,但那几场人命官司,也充当的最后的催化剂。

如今曹家没倒,有了这样的事,出个管家就能料理完毕;等到曹家落魄之时,同样的官司,说不定就能要了曹颂半条性命。

不管是杜梅幕后有谁在操手,还是她因父亲之死对曹家存了怨恨,总要放在眼皮底下才好。

曹颂没有像哥哥想得这么仔细,可混混沌沌的,也觉得应该将这个人把在手中。或许是为了弥补其中愧疚,也为了化解恩怨。

当他忍不住跟妻子说起这个的时候,静惠却不赞同他的观点。

毕竟中间牵扯人命,不知道这个姑娘是什么肚肠,怎么能想着安置在府中。若是有了什么坏心,放上一把火,或者往吃食里撒点药,可不是祸害。

曹颂听了,也觉得自己想得不周全。

左右也找不到人,就将这件事放开不提,他只是告诉妻子,往后管家要严厉些,不能再任由太太胡闹,要不然坏了曹家名声,不仅弟弟妹妹们受牵连,也对不起大伯与哥哥。

静惠这边应承下来,就算丈夫不说,她也会留心。前几日她去西府给李氏请安时,初瑜将她请到梧桐苑,将其中干系已经说明白。

因弘晋是晚辈,上面有父祖,所以内务府那边请示后,打算在寺里停完“三七”就下葬。

没想到,弘晋尚未下葬,雍亲王府二格格病故。这位格格行二,是庶出,实际上却是四阿哥唯一在世的女儿。

这位皇孙格格同初瑜一样,也是封得和硕格格,康熙五十一年嫁纳喇星德。她比初瑜大一岁,在未出阁前,堂姊妹两个也有些往来。

按照初瑜所说,这位格格的品行才华极好的,要不得也不会使得四阿哥、四福晋当成掌上明珠。连蒙古都舍不得她嫁,是四福晋亲自到宫里求了恩典,将她指给娘家侄儿。

没想到才几年功夫,二格格还是病故了。

不知是不是伤心过度的缘故,四阿哥身体有恙,告了假,闭门谢客,越发“沉迷”佛学,请了好几位有名望的喇嘛,回王府供奉。

听说他在王府修了个佛堂,整日里在佛堂里的功夫,比在内宅都多。连康熙都有所耳闻,特意使十六阿哥到雍亲王府,宽慰四阿哥。

足足过了半月,四阿哥才重新在人前露面。不晓得是不是病了一场的缘故,消瘦许多,为人行事越发寡淡,手腕上缠着佛珠,隐隐有出世之意。

同在户部,曹颙自然少不得与这位爷打交道。

不管四阿哥这般作态,有几分真诚实意,曹颙相信他是真为亡女伤心。这个经常阴郁着一张脸的冷面王爷,也有温柔的一面,就如当初在西湖边抱起曹颙时。

经过“孟光祖案”与弘晋的死,朝廷那些见皇帝日显老态的大臣,也不敢再轻举妄动。

储位归属,似乎越发变得扑朔迷离起来。

直到四月十七,圣驾奉皇太后巡幸塞外,事情才初现端详。三阿哥、四阿哥、五阿哥、七阿哥、九阿哥、十五阿哥、二十阿哥随扈,十阿哥、十四阿哥、十六阿哥、十七阿哥留守京城。

要知道,自打康熙五十年,十阿哥患了一场大病后,就鲜少理朝廷政事,也一直没有在六部当差。十七阿哥自打去年开始,病了好几遭,身子也不大好。如今京城能出面料理政事的皇子,只有十四阿哥与十六阿哥。

十六阿哥管着内务府,十四阿哥管着兵部,谁轻谁重,大家自是心里有数。

六科官署也要使人随扈,曹颙没有亲往,而是由上面钦点了给事中常岱去了。

不用想,这应该是康熙的手笔。这一去热河就要半年功夫,他怎么会给曹颙这么长的时间偷懒。

这正中曹颙下怀,塞外是凉快,热河也是避暑圣地,却与曹颙命数犯冲。这些年,每次往热河去的时候,都要生出事端,实是狗血至及。

眼前这天渐热了,曹颙就早就吩咐吴茂将海淀园子打理出来。直等着圣驾出京,就想要安排父母家眷过去消暑。

不晓得是不是年前带孩子们去庄子,使得孩子们对“自由”也生出想往,听说要出城都跃跃欲试。

李氏怕丈夫觉得闷,乐意到城外去住。左右园子修得也宽敞,就使曹颙跟先生说过,将孩子都带过去,先生也过去授课。

这个把月来,兆佳氏的日子可是不好过,正同儿子置气。

打了熊仁还没什么,白二是她使唤的管事,自是觉得折了颜面。最关键的不是这个,而是从铺子里收出的那几十斤烟叶,让曹颂一把火给烧了。

心疼得兆佳氏什么什么的,只觉得心肝肺都疼,正经发作了曹颂一通,见了就要责骂,见不着也要一日骂两遍。

曹颂是做儿子的,心中再不满,也不敢“忤逆”。要不然别说曹寅不容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