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537章(1 / 2)

加入书签

思量了一番,曹颙这边还是将旁的废话都去。只写阖家感受圣恩,遥远圣驾安康,云云。

还是这样不远不近的距离,最好。

曹颙方撂下笔,就听到小厮隔门禀告道:“大爷,两位小爷有事儿求见,在廊下候着。”

曹颙抬头,看了看书桌上的尺高的座钟,已经是申初(下午三点),看来两个小家伙下课了。

“进来。”曹颙一边收好周折,搁在一边,一边扬声道。

少一时,就见天佑与恒生兄弟两个进来。

时近中秋,兄弟两个已经换上了硬面单衣,蓝缎面的褂子,罩了青色马甲。瞅着跟小大人似的,恭恭敬敬的给父亲请安。

“什么事儿?”曹颙问道。

天佑抿抿嘴,没有说话,只是看向恒生;恒生涨红了脸,犹豫了一下,支吾道:“父亲……父亲……”

他自小学说话就慢,这一着急,口舌就有些不利索。

曹颙站起身来,到炕边坐下,指了指地上的椅子,命他们兄弟坐了。

这一打岔,恒生那边才缓过一口气来。

曹颙瞅瞅小儿子,寻思有什么是儿子犯难的,想要再问他,怕他又着急说不出。一来二去的,别再给小孩子留下口吃后遗症。

这般想着,曹颙就看向天佑。道:“恒生有什么事儿找我?”

“父亲……”天佑也瞅着恒生的犯难,脆生生对回道:“父亲,二弟是想跟父亲讨个名儿。”

“讨个名儿?”曹颙有些没听明白,问道:“什么名儿?大名儿么?怎么想起这个。”

“今天师傅教我们姓氏名字来着。因儿子同左成、左住兄弟两个都有大名儿,就弟弟没有,所以弟弟心里着急,就巴巴的过来见父亲,想着求父亲给起个大名儿。”天佑有板有眼的回道。

宁春的满姓是章佳氏,虽与十三阿哥生母同姓,但是却不是一族。他家隶属正蓝旗,世居费雅灵阿,曾祖从龙入关,征战有功,获得世职与云骑尉的爵位。

宁春祖父去世的早,所以他这一支家道中落,名声不显,直到宁春父亲出仕,才渐渐恢复旧日景象。

左成与左住的名字,是前两年曹颙与永庆商量后定的。左住为“元松”、左成为“元柏”。

若是按照曹颙的本意,是想用宁春的字“景明”来给兄弟两个起名。但是古人讲究避讳,其中家讳就有“父祖”姓名这条。

所以曹颙就放弃初衷,同永庆两个起了“元松”、“元柏”这两个大名。

虽说大名起了,也不过在入籍时用,平时府中诸人,还是叫着小名儿。

关于恒生的大名,曹颙这边已经寻思过好几回了。

早先,曹寅没有给天佑定大名时,曹颙这边也想过两个儿子的大名。选的两个字,是“震”与“霆”。

他也不晓得,为何自己鬼使神差的,顺着历史上曹霑的名儿挑字,而不是按照曹延寿他们兄弟那个范字起名。

结果,曹寅给天佑定了“霑”字。

见天佑与恒生两个伸出小脑袋巴巴的看着,曹颙起身走到书桌后,铺开纸,提起笔,挥笔写下一个大字。“震”含长子之意,恒生不妥当;霆这个名字又太硬了些,怕犯说头,所以曹颙就另选一字。

兄弟两个跟过来瞧,却是你看看我,我看看你,不认识。

“霖,我儿的大名就叫曹霖。”曹颙将这张纸拿起来,送到恒生面前。

恒生抿着嘴,小嘴儿已经咧到耳根,他双手接过那张纸,笑嘻嘻的看着。

天佑凑过小身子,看着弟弟手中之字,伸出小手指了指上半拉,对恒生道:“这个是‘雨’字,看来弟弟的名字同我的一样,都是同雨水有关。”

曹颙这边,已经开口,给儿子们讲这个“霖”字的意思。

说完“霖”字,曹颙想起儿子们的功课,让天佑与恒生写了几个大字,背了一段文章,心里颇有为人父的成就感。

想着长子与撰写《红楼梦》那那位同名,曹颙心里多少有些不放心,多看了天佑好几眼。

同恒生比起来,天佑容貌清秀许多。又是安安静静的性子,眼角含笑,看着甚是乖巧。

想到此处,曹颙寻思着,要不要找紫晶好好问问儿子的起居,千万别给惯成宝二爷的性子。要不然他这个当爹的,就要郁闷死。

父子三人说了会儿话,曹颙觉得肚子有些饿了,便带着儿子们一同回了内宅,到兰院这边。

李氏与初瑜婆媳才出东府回来,听说两个小的去书房寻父亲,正想打发人去请他们父子回来吃饭。

还没等用完晚饭,就听丫鬟来报,道是二门传话,简亲王来了,在前厅喝茶。

曹颙这边,忙撂下饭碗,起身出去,晓得他指定是为兑金之事来的。

莫非是金子凑不足?

若是如此,怕是还得逼着他想别的主意。

曹颙脑子里胡思乱想着,来到前院客厅,就见雅尔江阿穿着常服,端起茶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