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282章(1 / 2)

加入书签

曹颙看着册子,却是瞧见一个熟悉的牌子——同仁堂乐家老铺。

此时的同仁堂,在京里众多药铺中,还不成气候。虽说在前门一带有些名气,权贵人家的用药,多用得是内城大药铺的药。

只有曹颙,没想到后是赫赫有名的同仁堂这个时候就有了,心里倍感亲切,还曾专门吩咐家人,从同仁堂买药。

曹颙这边,还专程使人打听了同仁堂的历史,同仁堂的创办人,就是乐凤鸣之父,曾为太医院小吏。

乐凤鸣是其三子,原并没有继承家业之意,考取了秀才功名,想要读书出仕,结果参加了三次乡试,都是名落孙山。

乐凤鸣便子承父业,接手了同仁堂。

就为曹家在同仁堂购药,乐凤鸣还曾带着儿子乐礼,亲自过曹家请安。

说起乐凤鸣与乐礼,曹颙转过头,瞥了眼李卫,道:“又玠,这乐家父子……”

李卫入曹府前,滞留京城,经常在前门那边厮混,同乐礼有些交情。

李卫见曹颙问话,上前笑道:“大人忘了前些日子,小人曾说过,想要张邀请帖子,就是给他们家。那两日大爷正忙,小人就没有详细禀告。”

虽然李卫轻描淡写,但是曹颙也晓得乐家父子敢掺和这样的事儿,其中指定有李卫的蛊惑。

在衙门里,曹颙也不好多说,却是也晓得李卫拉人头似的哄人进来,不过是怕冷场,自己这边压不住脚。

会场已经预备好,北面是临时用木板打的高台,下边摆放着桌椅,这是“贵宾席”位了,剩下的是一排排的木椅。

椅子上,都贴了号牌,这是投标商的位置。

明天,除了内务府官员要来这边主持招投标外,还从步军都统衙门借调了两百绿营来震场。

这是里内场,又是在六部衙门边上,有谁敢来这里捣乱?

不过是要个气势罢了。

“大人,万一就这七家?”伊都立看着那一排排木椅,号码都贴到了一百开外。

明天是内务府首次招投标,也是曹颙上任后做的第一件事,要是这偌大的场的,真的只有七家招投标,就算是将他们关注的几项都顺利拍下,也没多少银子。

前前后后,用了两个多月的功夫,要是闹成这样,就是个大笑话了。

曹颙这个内务府总管,就算落不下什么罪名,往后怕也难以服众。

曹颙将那几户人家看了,十三阿哥府那边郑氏与简亲王府的崔飞都不在册。按照之前透出的口风,他们并没有放弃招投标的意思。

想来,不是今儿来交押金,就是明儿上午。

曹颙将册子递还给伊都立,说道:“大人还请稍安无躁,还有一天半的功夫,许是大家都是观望。”

伊都立见曹颙气定神闲的,也放下心来,笑着应道:“既是大人这般说,那下官自是没有什么可着急的。商贾虽不多,六部那边的大人们却是坐不住了。已经有好几位大人打发长随过来,问大人可能要到这边的邀请帖子。”

曹颙这边,却是闻音知雅意。

这所谓招投标,说得好听的紧,公开、公正、公平。

不过,在这康熙执政的满清王朝,是历代封建集权的顶峰。

八旗权贵,自不消说,连带八旗子弟,也是特权阶层。

这招投标,明面上集中管理,减少了各种采购的中间环节,好像是能节俭些银子。实际上,却是将权利越发集中,使得上面的人找到由头捞钱。

真是既得了名,又得了利。

曹颙这次,因是新官上任,加上九阿哥那边故意拉后腿,才减了许多热闹。

饶是如此,今年曹颙收到的年礼,也是往年的几番。

这使得他不得不赞商贾之富。

听说不少发迹的官僚,就是靠寻由子吞并这样的豪商富户,才肥得流油。

正是因这个缘故,使得不少商贾,都投身豪门,寻求庇护。

明日招投标的主持,就是伊都立。

他去了担心,拿着已经撰写好的稿子,剩下的就是几分紧张。

曹颙见了,笑着劝道:“大人,只当是主持酒令,只需音量大些即可。”

伊都立看了看那高台,挑了挑眉毛,道:“是啊,紧张个毛,就算下面坐满了红顶子,黄带子又如何?只当上朝就是,更不要说,下边是一群土财主。”

两人说着话,十六阿哥到了。

看着报名册子,他也是皱眉不已。

十六阿哥拉着曹颙到僻静地方坐了,沉吟了一会儿,说道:“这样下去不行,要不然我使人往几个王府说说,看他们能不能使些门下奴才过来,就算不拍什么,充个场面也好。你少年显位,上来又是闹这么大的动静,等着抓你小辫子的不是一个两个。”

曹颙摇摇头,道:“十六爷,不必如此。我也没瞒过您,弄这个无非是想要短时间充盈内库罢了。是揽银子,却不是给我自己个儿揽银子。只要咱们该做的都做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