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57章(1 / 2)

加入书签

“女子无才便是德”,这是世所公认。

尽管如此,在京城或者江南的权贵阶层,女子结社做文却不是稀奇之事。

早年,曹家姊妹参加过的机杼社,也算是个小社。只是因与会的女子幼小,多是以社交往来为主,在诗词上偶有所得,也因是闺阁之作,鲜少流传到外头来。

想起这些,曹颙不由的打量伊都立两眼。他父亲是大学士,母亲是大才女,这多少该遗传些才学才是。却是不显。

伊都立被看得发懵,低头看了自己周遭一眼,并没什么异常,道:“瞅什么呢?”

曹颙笑着说道:“我在看大人是否有纳兰之风,却是没瞧出来。”

伊都立笑道:“这话,打小我就听得耳朵起老茧。直到这几年儿子都有了,说的人才少些。舞文弄墨,又有什么意思,我打小被阿玛逼着读书给逼伤了。虽说在夫子同阿玛面前举着书本,不过是装模作样罢了,一个字儿也瞧不进去。”

“对了,这几样点心是原料不好淘换,所以铺子里那边不怎么制。正好十三阿哥过寿,打算使人制些出来,既是太夫人问起,刚好可以一道再制上一桌。”曹颙想着伊都立方才所问,回道。

伊都立闻言,不禁拍手。笑道:“如此最好,这我可要在额娘身边孝敬一把。”说到这里,笑得有些古怪,压低声音,道:“就因额娘爱吃这些个,最近使人跑了稻香村好几趟,怎么听人说起,道是个女掌柜?”

“江宁故人!”曹颙不愿多说,答了一句,便岔开话道:“到了中旬,衙门里要使人往口外走一遭。王大人同唐大人都才从热河回来,到时就要大人同我两人中去一个了。”

伊都立闻言,笑道:“既是如此,那这次我便主动请缨。孚若又要忙兄弟们的亲事,又要等令尊亲进京,实在不如我自在。”

“既是如此,那确实要谢过大人了!”曹颙原就有些不放心家里,听了伊都立的话,自然是欣喜。

这边还没有落衙,十六阿哥便寻来了。

是侍卫处那边的缺补了,这一回京,他便特意来寻曹颙报喜。

曹颙七、八月间走动了些日子,因一直没有消息下来,心里已经不报指望,寻思往护军营或者先锋营那边看看。

六品蓝翎侍卫,还是内班,却是又体面、又轻省。也就是十六阿哥随扈,得到的消息早,要不然的话,不晓得有多少人抢破了脑袋补。

告诉完曹颙这个好消息,十六阿哥又叮嘱一句,道:“这次侍卫处那边的几个大人也惦记这个缺,硬是让我磨了下来。你这几日置备些礼,往他们几个府上谢过,傅尔丹同阿灵阿两位的要厚些。”

这些话就算十六阿哥不说,曹颙心里也有数。就算为了曹颂入职,这几位也要去先拜到。

最当谢的还是十六阿哥,曹颙不过在信中提过一次,十六阿哥便能如此上心,实是令人感激。

只是以两人的交情,说得太多,反而见外。曹颙笑着谢过,问起别情。十六阿哥将这几个月的事简单说了,每年的行程都差不多,也没什么稀罕事儿。

十六阿哥已经得了消息,晓得曹寅补了礼部左侍郎,就要上京,脸上也是欢喜,道:“额娘念叨了好几遭,姨母到京,往后也有人能陪她说说话。要不每次见别的宫眷进宫,很是羡慕,也想着这边的亲戚。”

衙门里说话也不便宜,曹颙便同伊都立交代了两句,先随十六阿哥出来。

两人骑马,并肩而行。十六阿哥听说曹颂兄弟的亲事都订了,笑着对曹颙说:“幸好姨夫要进京,要不然你这做哥哥的,又是给补差事,又是给娶媳妇,道真应了那句‘长兄如父’的话了。到底是琐碎,操心劳神不说,也容易落下埋怨。又不是亲兄弟,也就你这样心肠软的,换了别的人,少不得已经生出厌弃之心。”

说到这里,想着皇子阿哥之间的兄弟“友爱”,十六阿哥不由有些唏嘘。他看了曹颙一眼,面上有些复杂,道:“许是好心有好报,你这般只是为了照顾兄弟,什么也不图的,也算是省心。不像有些人,累人累己,这‘手足情分’也着实累人。”

曹颙见他这般感慨,道:“想那么多做什么。你不是想要做自在王爷么?往后会如愿的。”

十六阿哥只当曹颙是安慰自己个儿,并不放在心上,摆摆手,道:“你当王爷是那么好封的,我指望皇阿玛让我们出宫时,多赏些庄子就阿弥陀佛了。”

说笑着,到了路口,十六阿哥还着急先回宫,两人便就此别过。

曹颂的差事下来,曹颙这边也是欢喜不已,也直接回府,想要将这好消息告诉给大家伙儿。

回到府中,进了二门,刚到芍院门口,曹颙便听到兆佳氏的怒喝声:“狗屁总督府的侄女,跟抄家灭族的人家联姻。这不是倒了血霉了?他家的姑娘有什么好。跟着祖母过,就好了?这满京城,谁不晓得‘噶礼之母,为祸之祖’,逼得儿孙横死,抄家灭族,岂是良善人?不行,这门亲事,我是不认的,我可受不了这笑话。”

曹颙在院子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