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24章(1 / 2)

加入书签

初瑜有些意外,问道:“额驸不是说要再等两年出手么?说内务府那边定了修建行宫,地价还能再涨!”

曹颙道:“我原是这么打算的,不过没想到这两年那边地价翻得这么厉害。咱们若是将这么好的地都留在手中,怕是有眼红的,忍不住来算计咱们。还不若出手两块,剩下的几处也就不那么惹眼了。等到以后需要银钱时,再出手就是。”

初瑜笑道:“既是额驸拿定了主意,那自然是好的!”

曹颙犹豫了一下,问道:“换回的庄子,我想要归到公中去,你说好不好?就算不看在曹颂他们兄弟几个的情面上,也是看在父亲的面上。父亲待二叔最是亲厚,对于这几个侄子与侄女也都惦念着,每次的家书中,有一半写的是吩咐,生怕我这做哥哥的有粗心的地方,照看不到他们。早年因还亏空,变卖了祖产,虽说二叔当初也是允的,但是父亲这些年来却多有愧疚。”

这些事,就是曹颙自己做主,初瑜也不会说什么。自幼生在王府之中,过惯了锦衣玉食的生活,嫁到这边后,曹颙又不是在银钱上吝啬的,小两口就没缺过银钱。因此,她并不像其他妇人那样,将丈夫的银子都把在手心中。

不过,曹颙肯同她说,肯问询她的意见,这使得初瑜也很高兴。

她笑着点点头,道:“额驸的意思,初瑜省得,居家过日子,自然要安了众人的心才好。咱们有是咱们有,就算是拿出银钱来,也只有一时,没有一世的道理。补些公中产业,也是安公公的心,安了二太太的心。就是初瑜忙乎家规那个,也是想要让二太太安心罢了,省得她整日里多思多想,反倒不好。只是,初瑜的意思,这个章程先定着,等二叔出了孝,二弟他们议亲时再说。”

说到这里,她露出一抹顽皮之色,道:“二太太近日管家正上瘾,总要过上些时日。待到她晓得难处,再同她商量这事儿。要不然的话,怕是又落不得好去!”

城南,松树胡同,程宅。

程梦星回乡侍母,如今这边住着的是程梦星的外甥女韩江氏。因听了曹颙的话,韩江氏上心,特意使人寻了几个买卖人家的妇人,过来问些生意场上的闲话儿。

越听,她的脸色越发难看,想起早年在江宁城遇到的那两个小公爷来。

曹颙的话里说得清楚啊,就算是曹家,就算是伯爵府,在京城也不当什么。这京城的水深,王府贝勒府几十家。要是没有倚仗,想要经营钱庄生意,无意痴人说梦。

使人送走那些妇人后。韩江氏便坐下发呆,难道真要去经营点心铺子,这实不是她所愿。

银楼,成衣铺子,绸缎庄?韩江氏把晓得的买卖想了一遭,却始终没有何意的。

她正在这边百思不得其解。丫鬟小喜捧了点心上来,道:“姑娘,这榆钱糕制得了,赶着热儿,您快尝尝!”说着,将点心盘子搁在炕桌上,去投帕子,侍候韩江氏擦手。

韩江氏是望门寡,又是招的上门女婿,所以身边用的还都是江家这边的下人。因此丫鬟们还是以“姑娘”称之。

韩江氏任由小喜侍候着擦了手。看着那糕,并没有立时伸手。而是问道:“小喜,你说是京城的点心好吃,还是咱们南边的点心好吃?”

小喜笑道:“自然是咱们南边的点心好吃,外酥里嫩,入口即融,哪里像京里的点心,多是硬邦邦的。大人吃着还好,要是上了年岁的与小孩子吃京里的点心,可要挑着来,不然克化起来好费劲呢。”说到这里,带着几分惆怅道:“不说点心,就是咱们江宁的盐水鸭也是好的,到了京里,却是再也没有吃过。”

韩江氏生长在江南,也是不惯京中饮食,年后北上,特意带了家中的老厨子一道进京。

听小喜提到盐水鸭,韩江氏心下一动,问道:“你还想吃什么?”

小喜扳着手指道:“熏鱼、熏虾、糟鸡,还有芝麻辣酱,虾子酱油……哎呀,说得奴婢肚子的馋虫都要叫了!”

韩江氏看着炕桌上那盘点心,脸上露出几分笑意,吩咐小喜道:“取笔墨来,我要写个帖子!”

小喜应声下去,韩江氏拿了一块点心,轻轻咬了一口,满嘴榆钱的清香。

她这辈子图什么呢?既是决定离开江宁,不再同韩家、江家的人扯皮,那就在京城好好生活。银子她不缺了,总不好委屈了自己的肚子。

虽说背井离乡不容易,不能将京城的水土风情都换成南面的来适应,但是尽她的努力,使得日子过得有意思些也是好的。

是自己想左了,将这点心生意看得小的。如今,能在京城立足的江南人氏,非富即贵,要是有了合他们胃口的吃食,那银钱自是不再话下。

这买卖虽然不显山、不露水的,但若是经营好了,银钱却是真多呢。

想到这些,韩江氏不禁有些后悔,那天在曹家不该露出不屑的神态来。说起来,这门生意,曹家自己也能使人经营的,根本不用同她合伙。这般下来,不过是看在她舅舅的情面上照拂她罢了。

韩江氏心里有数,但却不是能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