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34章(1 / 2)

加入书签

沈瑜说:“好吧。张姐,张律师,这也就是冲着您二位,我才过去。如果换别人,我可就不干了。我一直不明白,魔都这么多博物馆,也有那么多的专家,还不够用吗?”

张鞠说:“为了能够得到更准确的结果,工作组分别请了不同的鉴定师,还要考虑他们之间没有利益纠葛。”

裕园大厦。

沈瑜在大厦门口的看到了几个单位牌。悄悄地向张鞠询问:“张姐,这是好几个部门的办公的地方。”

张鞠说:“事情不小,好多部门都参与。到了地方,可不要乱问。”

三人进入12层,在岗哨处做了登记,由工作人员的带领,进入了一间大会场。

会场分成几个区域,有工作区,会议区和特殊的存放处。

所有的工作人员,都是有条不紊,忙而不乱。

可是,进入鉴定厅工作区之后,所有人的节奏都慢了下来。

沈瑜的目光扫视,看到在不同的陈列柜里,摆放着几十件物品,有瓷器、玉器,还有几张画正被放在鉴定台上。

张鞠向一个脑门儿宽大,头发稀疏的男子报道,交代了工作后,又给沈瑜介绍。

这个叫做陈小华的男子,是工作组的副组长。

陈小华和沈瑜握手:“沈先生,谢谢您能来帮忙鉴定。我听说过您。您还是咱们魔都本地收藏协会的会员。”他简单介绍了鉴定师负责的工作。

三人边说工作,边走向鉴定工作区。

沈瑜已经看到鉴定师们分成几组,正在鉴定古玩。人群中有一个熟悉的人,正是魔都博物馆的于老师。

陈小华对一位老者说道:“金老,给你们介绍一位鉴定师,他也加入鉴定组。”

“欢迎欢迎。”金老热情的招呼沈瑜。

其他几位鉴定师也抬起头,查看来了什么人。

于老师看到新来的人是沈瑜,就笑着说:“小沈来了,太好了,咱们一起研究研究这件仿汝窑瓷器。”

瓷器鉴定,古怪的仿品

沈瑜在于老师的介绍下,认识了一起参与鉴定的几位老师。

被请来的这几位鉴定师,都是魔都比较有名,且有公职的鉴定专家。据于老师说,他们几个人只是被通知来这里协助工作,但并不知道来干什么,到了这里才知道要鉴定古玩。

沈瑜看到了展示台里的两件瓷器。一件是汝窑笔洗,一件是青花莲花盘。

他已经用虚拟地图验证过,两件东西都是假的,只需要找出问题就可以,所以没有什么心理负担。

几人相互认识之后,鉴定组的人开始忙碌自己的事情。

于老师正在观察汝窑的笔洗,他边看边对沈瑜交代工作流程:“小沈,咱们各自记录发现的问题,按照要求,每人写出各自的鉴定意见。”

“好嘞。”

沈瑜要来纸笔,开始和于老师一起观察笔洗。

于老师鉴定的过程非常细致,看过内里外壁的所有细节,又看底足。每看一部分就记录下来。

沈瑜等于老师看过笔洗后,小心地端起瓷器,仔细试了试它的份量。开始快速把自己的意见汇总到鉴定文件里。

他有了游戏帮助,加上自己看到的问题,因此,书写速度很快。等他书写完毕,其他的几位鉴定师还在讨论。为了得到更全面的意见,几个鉴定师可以讨论,但是,要各自书写自己得出的结论。

沈瑜便看向另一件青花莲花盘。

于老师注意到他已经写完,问道:“小沈,看的这么快,看出什么来了?

07年的时候,各种资料还没有像后世那么发达,可以参照的东西也不多,寻找资料相对繁琐,所以对鉴定师的经验与见闻是个很大的考验。几位鉴定师只能凭着现有的资料来判断,为了谨慎起见,鉴定的速度都很慢,这也是爱惜名声的表现。因此,于老师对沈瑜这么快便鉴定完毕,有些诧异。

沈瑜向尽快去书画鉴定组,方便完成任务。于是对于老师解释道:“汝瓷稀少珍贵,其对烧造工艺要求精益求精。南宋周辉撰《清波杂志》云:“辉出疆时,见彼中所用定器,色莹可爱……又汝窑宫中禁烧,内有玛瑙末为釉,唯供御拣退,方许出卖,近尤难得。

不过,以玛瑙末为釉,是还没有办法验证的事情。”

“怎么?你看他像真的?”于老师问道。

沈瑜摇头说:“这件汝窑笔洗是仿的。仿制水平不错。釉色冰莹润澈,天青犹翠,釉薄处隐约可见粉色光泽,底周排布五枚芝麻花细小支钉。敛圆口,浅弧形壁,圈足外撇。一般来说小件儿的汝窑器皿有三个支钉,这件是五枚支钉。

器型、釉色仿的都像,尤其是圈足外撇,仿的特别好。不过,最大的破晓,是份量不对。另外,瓷器内壁开片不太自然,应该是处理过的。”

另一位老师闻言说道:“你看这是什么时候仿的?”

沈瑜直接说道:“新仿。我不知道对方用了什么手段仿制釉色,但是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