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252章(1 / 2)

加入书签

老板说声谢谢,然后吐出烟圈:“看的出来,您是喜欢这东西。”

沈瑜看装货还没完成,就向老板说:“您这儿经常能收到老木器?”

老板说:“不是经常能收到。但是,在这条街上,我收货的价格最高,所以,来送老家具的人,一般都先到我这儿,你要有兴趣,我给您留个名片儿,您常来看看。”

他拿了名片给沈瑜。

沈瑜看到名片上印着,香木坊——曹珂。

他把自己的号码留给曹老板。这时,装货的师傅装完,过来询问:“老板,还有没有别的家具了?”

沈瑜说:“就这几件。你们跟着我的车,到馆陶路。”

师傅答应一声。

沈瑜跟曹珂老板告辞,招呼胡云霞上车之后,发动车子。他从后视镜看着装货的车子跟上,这才加快速度。

胡云霞上车后,看到沈瑜开车很轻松,就笑着问道:“你今天买了这三件木器,是不是也是古董?”

沈瑜点头:“没错,差不多都是清代的。你真够聪明,配合的也好。

胡云霞说:“我是猜的,你安心开车就好。下车再说”

车子回到到了馆陶路。

沈瑜看着货车停下,让胡云霞上去开门,自己看着两个师傅搬货。

他趁着等待的时间,悄悄打开游戏页面,查看提示:

玩家购买,损坏的清代铁力木都承盘一件;

清代曹世楷款乌木印规一件;

清乾隆时期紫檀笔床一件。

奖励:经验值增加。

损坏的都承盘,触发木器修复任务。

沈瑜看到又来了任务,就顺手点开了任务要求。

众多文房用具之中,木器之韵味隽永独特。无论是纹质瑰丽的天生奇美,还是蟠曲随形的自然神工,都将文人追求朴素之美的精神,表现到极致。木器制作延续着历代生活起居之根本:从平地而起的房屋,到登堂入室的家具,再到陈玩案头的器具,木作都扮演着极其重要的角色。

玩家尝试以相同的木料,修复都承盘,开始木器修复与制作的学习之路。

他看明白要求,考虑新该如何完成任务。

任务提示,这次的修复不能依靠修复空间,只能自己动手修复,就像之前修复八音盒的过程,只有自己完成了大多数的修复,才能用空间进行完善。也就是说,自己还要当一回木工。

装卸师傅把几件家具抬上楼,过来结账。

沈瑜结过账,看着货车离去,从车上把一些日用品搬了上楼。

胡云霞问道:“一共多少钱,我先给你结账,刚才都是你付的钱。”

沈瑜说:“我帮你收拾一下,你就别和我计较了,今天我要谢谢你,帮了我的大忙。不瞒你说,就这几样东西,赚的钱就超过你买的几样家具了。”

胡云霞问道:“你那几件木器花了九千,再加上其他的家具,超过一万了吧?”。

沈瑜说:“别的不算,单说这件小小的笔床,就不止1万元。”

他拿起笔床给胡云霞看。

胡云霞拿着笔床端详:“笔床我见过,但是,就算是紫檀的,也不至于那么贵。”

沈瑜一边挪动小饭桌,一边说:“这件笔床是清乾隆时期的,市场价大约在2万至3万。这是用一整块的金星紫檀料整挖而成。”

胡云霞把笔床擦拭干净,然后问道:“店老板怎么说是墨床?你是怎么看出是乾隆时期的木器?”

沈瑜说:“顶面如果是平的,可能是墨床,这件东西的顶面为纵向四楞打洼,是放毛笔杆用的。

这件笔床造型规矩大方,打磨精细,简洁优美,此种形式见于汉代玉带钩和剑璏之上。这件笔床的形状又与汉代刀璏有几分相似。虽没有多做雕饰,但制作和选材都算得上是笔床中之极精之作,符合乾隆时期具仿古风格的文房特点。”

胡云霞听的似懂非懂,摇头说道:“我看了不少东西,还是看不明白,这两件有什么讲究吗?”

沈瑜找来抹布,边擦桌子边说说:“都承盘的主料是铁力木,上下两层。

上层由四面栏杆造成井字棂格,又称之为“风车式”。上层用以盛放笔筒、印盒、小器玩等物品。

下层是带两个抽屉的盒子,三面盘墙,均用整板,板端出长榫,和四根角柱榫卯相交,与常见的攒框打槽装板结构不同,属明式风格。

下层的抽屉,用以盛放印章等小型文房器物。用的料子虽然没有紫檀名贵,但是这些细节的设计,都显示出高超的榫卯工艺。从样式与氧化程度来看,是清中后期的木器。这件东西有损坏的地方,不好估价。”

胡云霞拿起印规问道:“这件东西你说是印规?”

沈瑜说:“就是盖印章的辅助工具。这是乌木的,上面有清代曹世楷刻款与刻写的文字。”

胡云霞反复查看,终于看到了沈瑜说的字,并慢慢的念了出来:“平康正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