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8章(1 / 2)

加入书签

话说,佩奇去哪了?

为什么有种时空错乱的感觉?

双方寒暄的时候,于老师给沈瑜简单介绍了对方三个家族。

美丽国的两个家族有各自的基金会,都有收藏文物的传统。

高卢国的佩西家族,主业是制糖,但也开有自己的博物馆。

约克家的经纪人是个大号的胖子,名叫霍克。他坐在椅子上,把椅子压嘎吱吱作响。

布朗家的经纪人是个老人,留着大八字胡,名叫费欣,和著名画家同名。

佩西家的经纪人是个谢顶的中年人,名叫米罗。

据于老师介绍,这几个经纪人,是著名的古董鉴定行家。

费欣笑着对沈毅说:“沈先生,咱们可以直入主题。”

这人的汉语有些生硬,倒也不妨碍交流。

“听说您收藏了瑞士产的香水喷雾器和高卢国产的落地灯。我们能看一看实物吗?”

沈瑜点了点头:“请诸位来。自然是要看看东西。”

他先拿出了小提箱,打开之后,从里面拿出了原装的油布包,上面还带着隐约的1944编号,里面包裹着香水喷雾器。

三方买家还没看东西,只看到这张油布,几个鉴定师的脸色就变得肃穆起来。

高卢国的米罗,还对自己的雇主点了点头。

沈瑜打开油布,一把精致的香水喷雾器,出现在众人面前。

极致的美,瞬间震慑了众多的观众。

半晌的安静之后,紧接着几个人小声的发出了疑虑。

“这种……照片的效果太差了……”

“怎么回事……?”

“为什么与……不一样?”

……

对话中有各国的语言,还带有古怪口音,沈瑜只听的一知半解。

他解释道:“诸位看到的照片,是我刚刚买到藏品时候的状态。因为长时间得不到保养的原因,致使这件藏品的美感受到了影响,我略微做了一点保养。这是保养之后的状态。上面的编号,工艺,材料丝毫没有变动。”

他先用汉语说了一遍,然后又用英语说了一遍。

三方买家听后,点了点头。

几个中间人或者鉴定师师傅没有着急评论。

费欣说道:“我们能看一看吗?”

沈瑜说道:“可以。”

几个人先是带上手套,相互谦让之后,费心双手托起了喷雾器。看过外观之后,开始拿出放大镜,一寸一寸看细节。

刚开始的时候,他没有做出评论,等看到里面的编号,以及完好的计时器之后,他终于点了点头,对沈瑜说:“我能操作一次吗?”

沈瑜点头。

费欣用右手轻轻扣动扳机,珐琅彩的郁金香出现,明亮的光线下,格外绚丽。华丽的外表配合着精密的机械声音,让几个买家眼中的光芒越来越盛。

沈瑜隐约听到,艾米丽小声对乔治说:“……能想象到,……配合顶级香水……何等的享受……”

沈瑜虽然觉得偷听人家的话不太礼貌,但还是努力忍住了自己的笑意。

拿手铳喷你,是极致的享受吗?

费欣看完之后,接着约克家族的霍克和佩西家族的米罗也先后拿起藏品查看。

沈瑜见另外两人只能等待,便对众人说:“1850年,高卢处产的铜鎏金落地灯架,不知几位有没有兴趣?他打开长条包裹,将一对灯架立起。

灯架高约206厘米,视觉效果丝毫不弱于香水喷雾器。

几个买家围着灯架观看。铜鎏金的镶嵌工艺,已经恢复大部分。

费欣忍不住赞叹:“灯架原本的工艺符合当时的审美。同时,不得不说这种修复的手艺,在欧美也很少见。”

他转头向沈瑜询问:“能对我说一说,您是怎么收藏这些东西的吗?”

他立刻解释:“请不要介意,我没有打听您的隐私的意图。呃——用贵国的话说,欧美藏家在收藏文物的时候,喜欢追根溯源。就是——历史上都有谁收藏过这件藏品,最好能把来龙去脉的依据也找到,这样会更增加他的价值与真实性。”

皆大欢喜

费欣说话办事很老道,尽量照顾了在场所有人的面子,没有出现那种让人尴尬的场面。

沈瑜说道:“首先,我不是家学渊源的收藏家,而是半路出家现学现卖的爱好者。

我的藏品,都是从市场上捡漏的来的。”

他说到这里的时候,还特别用英语解释了捡漏这个词。

“sift out treasures out of worthless thgs”

这个词还是很难翻译的。

沈瑜说到这对东西来历的时候,眼角扫向于老师。

于老师不动声色的点头。

沈瑜直说自己是收旧货收来的。

当然,具体的价钱没有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