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382节(2 / 3)

加入书签

后,没有回到家乡,而是在京备考下一届的读书人,写一些志怪文、传奇文,销量居然很好,赚了不少钱。

杭州长史皮光业的《妖怪录》就由商务书馆制版印刷,听说卖得不错。

正经书籍中,销量最高的不是治国专著,而是《皇夏勇将志》,堪称年度畅销书之一。

当然,最畅销的书是某本名为《游龙戏凤》的刘备文。纸张粗糙、字大小不一,甚至还有错字,很明显不是正经书坊印刷的,但卖得极好,最高时一本被炒到几十贯钱,离了个大谱。

《游龙戏凤》的主角就是邵树德。绘声绘色地描写了他与人妻们的各种故事,细节都有,让人身临其境,欲罢不能。

书的作者以及印刷、销售人员已经去西域住兔子洞了,但邵树德还是拿了一本在宫里面自己看,爱不释手,书都翻毛边了。

听闻最近地下黑市里又出了本《游龙戏凤》续集,蜡纸印刷,黑乎乎的,阅读体验很不好,但销量依旧火爆。

邵树德知道后也哭笑不得。蜡纸印刷渐渐流传开后,想要查抄禁书可没那么容易了。因为这种印刷方式太方便了,只要去几个大城市的长夏商行买到蜡纸和油墨,躲在家里就能一个人搞定,整个过程更加隐蔽,更加难以追踪。

这应该是好事……吧?

闲来无事,翻看刘备文及其续集时,邵树德总会自我安慰。这说明在新技术的加持下,印刷出版事业蓬勃发展,书籍成本、售价大大降低,销量屡创新高。

就这么坚持下去,整个社会的识字率会慢慢提高,各种知识也会以更廉价的方式传播出去。

雕版印刷成本很高,活字印刷很难说成本比雕版低,但蜡纸印刷天然契合知识的传播。哪怕字迹容易糊,看书时容易把手弄黑,但低成本就是正义,就是容易推广。

在这件事上,奚家父子有大功,邵树德也有大功。

呃,在此之前,先得把续集作者给送进兔子洞。

当然,在犯人离开之前,邵树德想问问他,你见过我吗?书里面的圣人太过伟光正,女人都是被感化后主动投怀送抱的,这明显不合理嘛!老子是抢的好吗?

水灾与形势

烈日悬空,酷热无比。

说来也怪,去年冬天暴雪连连,冷得不行,但等到夏天的时候,又热得可以。这会都八月了,按理来说已经入秋,却还是这副酷暑模样,实在让人生气。

烈日过后,就是接连不断的暴雨。

八月下旬,天空像是被捅了个窟窿一样,电闪雷鸣,雨水倾盆。

伊、沁、汝、颍、汴等河流全线暴涨,洪水冲垮了堤岸,淹没了农田、房屋,百姓流离失所,苦不堪言。

直到九月初,连番肆虐的洪水才慢慢退去。

小冰河时期,不是简单的冷或干旱,而是气候紊乱,极端天气多发。一个典型标志就是,原本均匀分布在很长一段时间内的雨水,会集中在短时间内下完,爆发来势凶猛的洪灾。

各州修建的水利设施,不可能按照极端天气来设计,那是极大的浪费,财政上难以承受。遇到这种天气,就自认倒霉吧。

当然,如果经常爆发这种级别的洪水,那就要认真考虑降雨带是不是移动了,从今往后,你这里的年均降水量将会大大提高,历史数据已经做不得数,该认真考虑提高防洪标准了。

大夏河南的暴雨严格来说是意外,因为之前两三年都有那么点干旱的意味。谈不上什么旱灾,因为靠完备的水利设施可以顶过去,但降雨量确实减少了,非常明显。

只是没想到,今年来了这么一出……

“灾后最怕的就是出现疫病,你们能想到,很好。”河南府登封县境内,邵树德对一众官员说道。

登封是畿县,县令就是驸马和凝。圣人一路巡视而来,不惜绕路也要到登封看一看,所为何来,不问可知。

邵树德说完后,便踩着泥泞的道路,说道:“幸好秋粮已收,不然这一次损失大了。不过,听闻有的地方已经播了冬小麦,这次多半被冲没了。该组织补种的,不要耽搁。”

“陛下,臣已在着手此事。”和凝说道。

邵树德满意地点了点头。

这个女婿,办事能力什么的先不说,至少脑袋很清醒,知道什么时候办什么事。

只不过,他也够倒霉的。吏部明年的考功,多半是不太行了——虽说是天灾,但该你倒霉,那也没办法。

当然,和凝也是幸运的。因为邵树德一直在注视着他,只要有实绩,他亲自出手超擢也不是什么难事。

与女婿说完之后,邵树德又登上了一处高地,俯瞰全县。

今年这个样子,打乱了很多部署啊。

李嗣源遣使来报,波斯使者已经抵达疏勒,按照之前的条件,议和基本已经达成。他已派人将条陈送来京中,如果圣人无异议,战争就要停止了——至少暂时停止了。

波斯人的运气不错,赶上了好时候。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