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68节(1 / 3)

加入书签

马殷的命令一下,各州刺史、水陆兵马统帅,基本没有拖延,坚决执行命令了。这个表现,让簇拥在邵承节身边的文吏们的脸色阴晴不定,暗地里进言,以马殷所部令行禁止,颇为团结为由,诛杀马殷满门,以除后患。

邵承节对此很不屑,直接拒绝了。

男子汉大丈夫,尽玩些阴私勾当,像什么话?他们要敢反,讨平就是了,反正他是不可能拉下面子做这种事的。

“楚兵挑拣一番,听候将令,随时准备南下。”邵承节一甩马鞭,不打算继续看了,吩咐道。

“且慢。”王府长史萧顷拉住了缰绳,问道:“殿下可是打算南下五管?”

邵承节看着他,不说话。

萧顷也睁大眼睛对视着,毫不相让。

最终邵承节败下阵来,道:“罢了,我就留在长沙,这总可以了吧?”

“殿下英明。”萧顷喜道。

不过,他没打算轻易放过秦王,继续说道:“殿下身负天下之重,征湖南之战,屡战屡胜,已有大功。圣人看在眼里,心必嘉悦,又何苦前往五管瘴疠之地呢?”

别说五管了,长沙以南他都觉得很危险,不该去。

“大仗都是符存审打的,关我甚事?”邵承节说道。

“符存审为行营副使,乃殿下帐中副元帅,他的功劳,便是殿下的功劳。”萧顷说道:“这个道理,无论在哪都是天经地义的。”

看萧顷一副义正言辞的模样,邵承节也无奈,只能说道:“怕了你了,你说怎样便怎样吧。”

当然,他不是不知道好歹,只是习惯以这种语气说话罢了。

事实上他从小接受了完整的、高质量的教育,知道萧顷这种会劝谏的人,总比马屁精要好。况且他会办事、能办事,在王府诸僚中名声不错,本身又是前唐进士,才学足够,未来是要大用的。

另外,他确实也没必要南下了。

三弟勉仁为牂州刺史时,听闻干得不错,又是镇压蛮獠,又是给新来的河北百姓分地,还经常翻山越岭,至各个村寨巡视,政声不错。

结果上了战场,直接就现了原形,被邵州刺史姚彦章偷袭,大大羞辱了一番。

这个表现,对他构不成威胁,确实没必要太着急。

与萧顷别过后,邵承节又带着从马直军士,在各营防区外巡视。

他早就听到风声,晋人、燕人有些不稳。考虑到战事数月内不太可能结束,已派人去各县乡里派捐,弄一批财货回来,打算犒赏全军。

第一个巡视到的是位于城东的保宁军。

该部在河东投降之时,尚有一万八千众,两下江西之后,还剩一万五千,今只剩一万一千余,已在造反的边缘。

四位主要军官李存贤、李嗣肱、李承约、袁建丰自然是心向朝廷的,这些时日也一直在努力稳住部队,做了很多工作。但说实话,他们自己也心惊肉跳,因为士兵们的神情明显不对,军中暗流涌动,随时可能作乱。

这个时候只有两个办法。

其一是发下一笔赏赐,然后将他们撤回河东休整,缓解紧张的情绪。

其二是纵容他们劫掠,这是可以释放负面情绪的。

一般而言,军中主将喜欢用第二种,对于恢复士气有奇效。

讲究点的只允许劫掠,不允许伤人。

不讲究的就默许你烧杀抢掠,但不能闹得太过分,更不能屠城。

还有一种完全放任的,什么“三日不封刀”、“五日不封刀”,都是这种放任制度下的产物,经常闹出屠城恶行。

在各个王朝开国之师中,夏军算是纪律保持得不错的了,邵承节肯定不能选第二种办法。

“我已遣人至各县派捐,长沙城中也有财货,我会让马殷带头吐一批出来。你一会就向各营宣布,月底之前人赐钱一缗、绢两匹,各军都有。”邵承节拉住了上前行礼的李存贤,说道:“宣布完毕后,谁再有怪话,无需犹豫,直接捕杀。在这个当口,儿郎们不会和赏赐过不去的。”

“遵命。”李存贤松了一口气。

部队他娘的太难管了。如果在北方作战,再稍稍纵容一下军纪,根本没这么多事,晋兵其实没那么跋扈。

但在湖南厮杀,就不一样了,你还不允许劫掠钱财和玩女人,军士们怨气大是肯定的。

其实李存贤也不是很理解。古来王朝,自汉至唐,承平时军纪可能还维持得不错,但开国乱世之时,哪个军纪有这么严的?烧杀抢掠不是家常便饭么?只要闹得不过分,根本不会上史书,对君主声誉也无伤,何必管得那么死呢?

再说回本朝,飞龙军军纪好吗?各支禁军也时不时闹出些“扰民”事件,为此捕杀军士,影响士气,有那个必要吗?

邵承节不会想那些破事。不是他不知道,而是不在乎。

士气降低了,我就带人冲一冲,士气一下子又起来了。在过往的军事生涯中,他不止一次玩过这招,身上为此增添了数道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