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163节(2 / 3)

加入书签

把关西保护得太好了。除了偶尔出兵至河陇镇压蕃人叛乱外,整个系统没经受过全面动员的考验,问题想必很多。

“朕伐河北,主要依靠直隶、河南、淮海三道。伐契丹、渤海,主要依靠河北、淮海二道及草原蕃部。若攻安西,关内道需提供资粮、夫子。”邵树德说道:“京兆府别的不谈,长安那些游手好闲的市人都征发起来,转运粮草。今秋收已毕,可以行动了,提前送往会宁关大仓。”

“臣遵旨。”李延古应道。

战争就是这样,运输成本是关键。你即便掩有大半个天下,但也不可能调动得了大半个天下的资源去打一个地方。

邵树德在河北、辽东征战多年,关西的资源是很难调动的,除了人之外。

而今要在西北用兵,河北的资源也不可能被用到那个方向,只能在关西征集了。

作为关西四道中最富庶、人口最多的关内道,肯定要筹集大批粮草、物资、役畜、夫子的。

今天他会见完李延古,过几天还要一一会见关内道、关北道的诸位官员。

河西、陇右二道,也会有钦差前往。

而这些举动一出,基本上所有人都清楚,圣人要对西域开刀了。

百姓们肯定不乐意见到这种事情。

但凭良心说,这些年关东诸道百姓都“苦”遍了,关西百姓可真没怎么苦过。

外部局势平稳,内部生活安定,官员也比前唐那会卖力,仿佛一下子就清明了起来,明明原来都是同一个人来着。

这种日子,如果别人不说哪里在打仗,很多关西百姓以为生活在太平盛世里呢。

曾经的战乱,在老一辈人渐渐故去之后,已经变成了传说。最近二十余年新长成的一代人,从出生那一刻起,就已经生活在和平之中,你把这事说给河北人听,人家会直接扇你一个大耳光:还在做梦呢?

邵树德是爱护关西百姓的,他觉得提前紧起来,慢慢进入动员状态,会让人更容易接受一点。

不管怎样,这仗肯定是要打的。金瓯无缺这件事,他很执着。

碛北

神都苑宿羽宫外,邵树德牵着儿子的手漫步徜徉着。

蹒跚学步的稚儿,紧紧抓着父亲的手,一步不肯松开。

邵树德把儿子抱到怀里,用胡须扎着玩。儿子咯咯笑着,用手推开。

不一会儿,父子二人齐齐蹲在地上,拿放大镜照蚂蚁玩。

种氏走了过来,轻拢了拢耳畔的秀发,少妇的风情越来越浓了。

她有些好笑地看着父子二人,又有些感动。

十七郎是她的孩子,圣人很喜欢,一回来就抱着玩,宠得没边了。

当然更宠的是六岁的女儿惠晚,圣人甚至亲手制作了一个香囊送给女儿,好似个精于女红的妇人一般,让种氏暗地里偷笑不已。

这俩都是她的孩子。

邵惠晚生于建极五年七月,十七郎邵长义生于建极七年十月。

遥想数年前的赵德钧府上,她被作为礼物送给圣人,一度羞愤欲死。几年下来,她觉得圣人是顶天立地的英雄,收拾破碎山河,改善百姓生活,最重要的,她跟随圣人出巡时,从百姓眼里看到了光,那是一种名为希望的可贵之物。

她与别的女人不同。

出生在名满河北的种夫子这样的家庭,从小接受的教育就与别人不同,她不爱奢靡的用度,独爱史书中为国为民的英雄,圣人的所作所为,大体契合她心目中英雄的形象——嗯,大体契合,除了沉溺女色之外。

“自己玩去。”邵树德把放大镜塞到儿子手里,起身挽住种氏的纤腰,轻嗅了两口,笑道:“朕现在懒散得很,今晚你自己动。”

“陛下!”种氏看了一眼儿子,白了邵树德一眼。

“哈哈。”邵树德笑了笑。

种氏是非常传统的书香世家的女人,不适合开这些玩笑。他也不会在她身上玩变态的东西,因为他不舍得摧毁一些美好的东西。

说起来,至今才二十多岁的种氏各方面品质都很优秀,该留给儿子当皇后的。但他这种文化粗鄙的武夫,在充满文艺气息的女人面前就是把持不住,都生了俩娃了,自己留着享用吧。

说享用也不太准确,邵树德想让种氏陪着自己,哪怕什么都不做。有些自私,但对他这种独夫而言,自私又算得了什么?

“这便是内务府磨制的透镜么?”种氏看着手持放大镜的儿子,好奇地问道。

阳光透过树梢落下,经透镜聚焦后,照在蚂蚁身上。

邵长义流着口水,不断追逐着一只又一只蚂蚁。蚂蚁惊慌失措,四散而逃,溃不成军。

“水晶磨制的,太贵了。”邵树德笑了笑,道:“内务府在外州挖出了一大块础石(大理石),下面有水晶,就拿来磨镜片了。有些臣子老眼昏花,需要眼镜。可惜了,水晶还是太贵、太稀少。琉璃又杂质太多,颜色也不对。”

“可惜了。”种氏也叹了口气。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