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98节(2 / 2)

加入书签

的没机会了。如果现在投降,可能还会不——呃!”

说着说着,涅剌跪倒在地,口中插着一支长箭。

挣扎了一会后,终于不动了。

耶律羽之下了马,带着千余人冲了上来。

涅剌的部众毫无斗志,纷纷投降。

羽之快步上前,提着一杆狼牙棒,照着涅剌的脑袋狠狠砸下。

一下、两下、三下……

直到砸得稀巴烂,他才稍稍止歇,大口喘着粗气。

涅剌,罨古只的外甥,死了。

“大汗……”海里来到了阿保机身旁,询问道:“罨古只没多少人,不如冲一把,抢了就跑?”

“也好。”阿保机点了点头,把目光投向东南方高耸的山岭。

山岭那边,就是契丹故地了。

他的土地被人抢走了。

他的部众还在被人奴役。

月理朵还在受苦。

但阿保机是理智的,他压下了翻涌的情绪,补充了一句:“不要和夏人硬碰硬。能抢则抢,不能抢则走。保护好我们的草场和部众,别让夏人找到。他们在明,我们在暗,小心行事,就不会吃亏。”

“五年平辽”

礼圣州镇安县城头,韩知古冷笑连连。

作为理蕃院主簿、礼圣州长史,韩知古深知自己已经没有后路,同时也舍弃了任何羞愧之心,面对契丹人的各种嘲讽、谩骂,他泰然自若,处变不惊,颇有唾面自干的风范。

礼圣州是有兵的,大概千余人,以大夏“退休返聘”的禁军老卒、郓州院新兵以及不愿当府兵的大同、清塞二军士卒为主。

韩知古以他们为根基,又征召了各个氏族丁壮万余人,在镇安县内外戍守——镇安县,就是原来的北楼,是礼圣州唯一的属县。

至于老弱妇孺和牛羊,早就已经趁夜向东转移了——这是在更北边放牧的契丹罨古只部用鲜血传递来的消息。

罨古只与辖底花费了很大代价,打探到了阿保机的牧场所在,于是兴冲冲地集兵过去。没想到高估了自己的实力,被人发现之后,痛打一顿。

辖底跑得快,率先溜了,损失不大。

罨古只就脱了一层皮,外甥被围,生死不知,部众死伤数千,实力大损。

消息传回来之后,韩知古当机立断,立刻组织人手,转移老弱妇孺和牛羊,同时征发丁壮,修筑营寨,牢牢钉在礼圣州这边,准备拖住敌人,争取时间——只要他们还在,阿保机就没有办法肆意劫掠,除非他不顾虑后路。

在刚刚下令转移的时候,不是没人反对。这才五月下旬,经历了一个冬天,牛羊刚刚吃了几口鲜嫩的牧草,缓过一点劲来,养了点膘,你就又要长途跋涉,不考虑牧民们的心情吗?

但韩知古的态度十分坚决。从中原过来的武夫也支持他,去年刚刚惨败的部落酋豪们不敢硬顶,捏着鼻子同意了。

这还不算,韩知古见他们不情不愿,动作拖拉,还亲自前去督促,口吻严厉,态度强硬,最终在敌人来袭前成功撤退,并遮掩好了痕迹。

现在么,事实证明他的担心是有道理的。舍不得坛坛罐罐,最终结果就是失去全部。

“贼人骂得越凶,越说明他们胆怯。”韩知古转过身来,看着身后诸多氏族的头领,说道:“阿保机,丧家之犬也。圣人已至扶余,铁林、天德、佑国、落雁、侍卫亲军次第集结,精兵不下十万,借阿保机几个胆子也不敢过来。柔州行营数万大军又虎视眈眈,阿保机拿什么来打?尔等有家有业,既已归顺朝廷,就不要想东想西了。记住,切勿自误!”

“不敢!不敢!”众人你看我我看你,纷纷应道。

韩知古冷哼一声,不再多说。

他知道,礼圣州的主要军事力量还是降人,以述律、楮特及奚人为主。

在这种关键时刻,你必须支棱起来,越强硬越好。人就是这么贱,你好言好语,着意安抚、拉拢,反倒让人心中长草,举棋不定。你强硬一些,把后果讲清楚了,这些刚经历过失败的人,短时间内是不太敢反的。

当然,其中还有个度的把握,并不简单,一切全靠临场发挥。韩知古其实做得不错,准确把握住了契丹头人们纠结的心理,避免了一场混乱。

“呜——”吹角之声连连。

聚集在城外的契丹骑兵越来越多,守军在经历了最初的慌乱之后,渐渐平静了下来。

退休返聘的大夏禁军还是靠谱的。

他们的存在,极大安抚了人心。契丹人没有攻坚的决心和能力,他们也怕一旦死伤惨重,自己先崩了。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