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82节(2 / 3)

加入书签

酒,即便是宰相高官,有时候也会与百姓一起跳舞。

这个怎么说呢,有点胡风,与其他朝代的皇帝、官员更多体现威严、秩序的一面不太一样,显得更追求真性情,一段时期本就有一段时期的风俗,正常。

当天晚上,信使自东边传回了好消息:王彦章克河州,邵承节下长岭府,平海军自鸭绿江北上,至乌骨城,各部人马次第汇集,扫荡渤海西京地界。

也是在这天晚上,北风劲吹,乌云密布,一副风雪欲来的模样。

冬将军要发威了。

邵树德也不打算在此久留了。得他接见的部分黑水靺鞨贵人,连夜北返,各回各家。

接下来几个月内,他们将努力串联,争取更多的部落支持他们。待到明年开春,大举南下,配合夏军夹攻渤海,一举灭掉这个欺压了他们百余年的仇敌。

而浿水以北的高丽后国旧地上,也有使者间道奔来,表示愿归顺朝廷。

邵树德接受了他们的降顺,并赐下礼物,但其他的一概未允准。

他很清楚这些人的心思,无非是想趁着渤海国衰弱乃至灭亡的有利时机,挣脱桎梏,再次独立。

他们是骄傲的,数百年来,无论是唐廷还是渤海,都休想让他们真心归顺。撑死了表面臣服,但基层还是要由他们控制。

邵树德对这种所谓的投降毫无兴趣。

明年他还要去平壤转一转呢。被新罗侵占的别的地方先不谈,至少浿水(大同江)以北的高丽后国三十郡县,他不可能让出去。

新罗人,每次都趁着中原有事,一步步向北拱,跟偷鸡一样,占一点是一点,最终成功地将国界推到了鸭绿江边,纯恶心人呢!

八月三十日,邵树德自扶余府南下沈州,同时降下德音:置辽东道,暂辖沈、仙二正州及奉圣、捧圣、护圣、迎圣、忠圣、保圣、礼圣七羁縻州。

又以秦王邵承节为辽东道巡抚使、州军都指挥使、辽东行营都指挥使。

以参州刺史张全义为辽东道转运使,负责民政事务。

以营州刺史种觐仙为辽东道学政,负责教化。

令沙陀三部二十万众东行至北平府,听候圣命。

府兵与黑土地

沈州理所沈阳县是从无到有新设的,就在后世沈阳附近。

为此,就连小辽水(浑河)都恢复了古称:沈水。

沈州共有七县。除理所沈阳外,尚有:

盖牟县,前唐盖牟州,今沈阳苏家屯区陈相屯镇塔山山城。

白望县,原契丹白望城,今新民市三道岗子镇。

抚顺县,前唐新城州,今抚顺高尔山城。

辽阳县,前唐辽阳县,今辽阳。

兴辽县,今鞍山。

望平县,汉望平县,今海城市析木镇。

这七个县里,除白望县有不少人口,辽阳、抚顺二县有少许人口外,其余四县基本空无一人。

没人,听起来比较麻烦,但凡事要辩证来看。有利必有弊嘛,坏处我们都知道,好处则是有大量的处女地可分。

之前安东府尚有约五千府兵排队等分地,如今全都改到沈州分地。但他们并不是沈州全部的府兵,另有七千多人也将陆续打散分到沈州各地。

北风萧萧,寒意逼人。

刚刚打好地基的沈州城外,石君立、李从珂、李从璋三人对坐而饮。

万胜黄头军跟着圣人一起南归,现在要做出抉择了。

“还能反了不成?”李从珂气笑道:“我就是不甘心罢了。”

“不甘心又能怎样?”李从璋瞥了他一眼,冷笑道:“伯父让人带话过来了,莫要生事,安享富贵。”

“大人他还没活明白呢,居然……”李从珂拿着割肉刀,恨恨地割着鹿肉,气道。

“别说气话。”李从璋对伯父李嗣源还是很敬重的,闻言敲了敲桌案,提醒道。

“罢了,我生什么气!”李从珂捡起一块肉,扔进嘴里大嚼,含糊不清地说道:“再怎么着,此番立了功,我也富贵不愁。我所忧者,乃万胜黄头军七千多将士。”

是的,朝廷拟留下来当府兵的人,就是万胜黄头军的剩余军兵了。

自打完扶余府后,政事堂、枢密院的人就在军中摸底,询问到底有多少人愿意留下来当府兵。

因为万胜黄头军此番打得不错,朝廷还算客气。愿意留在沈州当府兵的,效安东府故事,过渡期五年,五年内仍然算募兵,继续领赏。五年之后,基本都分到地了,安心留在各县,扎根沈州,成为朝廷在辽东道的主要军事存在。

前唐之时,府兵所在的折冲府几乎一半设在关西,占了49%。李唐起家的河东占了25%,河南占11%,河北占了不到8%,也算是李唐腹地的三川占了4%,淮南、江南、岭南各占1%上下。

从府兵分布就可以看出,在唐廷的眼里,远近亲疏如何。

但“举关中之兵以临四方”的政策也是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