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73节(2 / 3)

加入书签

唐人有诗云“胡天八月即飞雪”,虽然不是每年八月都飞雪,但进入深秋后,天气变得恶劣是肯定的。夏人可不一定能适应草原的苦寒气候,霜一打,雪一下,寒风一吹,十几万兵马匆匆离去,正适合契丹轻骑追击。

“伯父老成持重,才华远胜于我。”阿保机真心实意地说道。

如果不是老了,伯父可能会创下比我更大的成绩吧?生不逢时,说的就是伯父这类人吧。

“大汗、于越。”海里、欲稳二人突然走了进来,欲稳神色焦急,大张着嘴巴,正欲说些什么。

海里不动声色地拉了拉他的手,道:“大汗,曷鲁从遥辇城传来消息,与夏人数次大战,均不利,请大汗速速撤兵相助,迟恐西楼、越王城皆为贼人所克。”

阿保机还没来得及说什么,释鲁却脸色急变,只见他用探询的目光看向海里,海里微不可觉地点了点头。

“曷鲁不是这样的人,这也不是他能说得出口的话。”阿保机发现了海里的小动作,脸色在一瞬间变得十分苍白,只见他问道:“可是曷鲁已全军覆没?又或者是,夏人根本没去遥辇可汗城?”

欲稳看了看阿保机,又看了看海里,不知道该怎么说。

海里沉默。

“北楼还安全吗?”阿保机压抑住心底的焦急,问道。

欲稳一把甩脱了海里的手,道:“都什么时候了还瞒?有什么好瞒的?”

说罢,看向阿保机,道:“大汗,数日之前,夏人便突袭了浑河左近的牧场。各部猝不及防,损失惨重。北楼什么样,暂不知晓,或不太乐观。”

阿保机的身形摇摇欲坠。

他关心部众和牛羊,同样也关心月理朵。作为契丹最耀眼的天才、八部可汗,三十六岁的他至今没纳妾,只有月理朵一个女人,已经足以说明很多事了。

“撤!”他一刻也不想多待了,下令道。

欲稳得令,转身离开。

阿保机上前一步,拉住了他的胳膊,道:“我来安排撤退次序,不能乱来。”

海里、释鲁几乎在同时松了一口气。

为人主者,任何时刻都不能乱了方寸,不能意气用事、感情用事。底下人把命运交到你手上,是让你谋定而后动的,而不是感情用事,坑害了所有人。

阿保机,总算还没昏了头。

仓皇

契丹上层已经议定了撤离的细节,但以奚人、汉儿、渤海等为主的步兵集团,依然在进攻夏人的营寨。

尤其是主将负伤的东南寨,更是发起了极为猛烈的攻势,以至于静蕃主寨的马嗣勋、石君立二人不得不遣兵出营救援,然后遭到等待已久的鞑靼、乌古、室韦骑兵突击,双方于野地里大战,战事极为激烈。

阿保机站在一座高台上,默默看着已趋白热化的战场。

虽然相隔甚远,但他似乎能清晰地听到双方战士的呐喊声、咒骂声和惨叫声。

战马奔驰,箭如雨下。

刀斧长槊,脚不旋踵。

双方都展现出了令人惊叹的勇气,一条条人命以飞快的速度消逝在微风之中。

“走了!”阿保机感慨一声,神伤无比。

在他的命令之下,奚、霫、契丹骑兵纵马前出,接替了久战不果的鞑靼、乌古等部。

死命冲杀、勇不可当的李从珂也带着浑身是伤的两千步骑退回了营寨。

耶律霞里恨恨地看了一眼东南寨,夏兵依然稳稳地守在那里,只是不再出击了。

“这仗打得!唉!”在骑兵的掩护下,他无奈地下令步军退兵,收容整顿一番后,带上车帐,缓缓北去。

而就在此时,南方的天际边,出现了大团烟尘。

契丹人撤退的速度陡然加快了起来。

“击鼓聚兵!”马嗣勋、石君立二人几乎同时大喊。

“他妈的,终于想起我们这些前锋了!”马嗣勋看着南方的烟尘,又笑又骂。

石君立终于感觉到,老马可能真不是故意找他的茬,这厮是什么人都骂,也是了得。

“石将军,万胜黄头军勇则勇矣,然一路以来,屡战顽敌,伤亡颇大,今还能战否?”马嗣勋突然问道。

“要你管!”李从珂推了这厮一把,冷笑道:“万胜黄头军即便只剩下最后一人,亦敢冲杀。”

马嗣勋被推了一把,倒也不恼,反笑道:“可惜你们腿短,不行!”

说完,转身就走,带着两千名整装待发的黑矟军武士,道:“劳烦万胜黄头军守营。军资重地,万勿轻忽。”

不一会儿,营门大开,两千骑鱼贯而出,稍稍整队之后,一路向北追击。

马嗣勋是个胆大心细的人,同时也很了解战场形势。若说契丹一开始的撤退,还很有章法的话,那么在看到南边出现大股烟尘,援军将至的时候,肯定会出现一丝慌乱,这就是他们的机会。

也就是说,他们无需和意志坚定的契丹人交战,只需不断施加压力,崩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