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67节(2 / 3)

加入书签

人上马,风驰电掣般北行。

十八日正午,离传说中的北楼已经非常近了。李绍荣的心情愈发激动,不过他很好地忍住了,下令找了处隐秘的山谷休息,等待辅兵们带着空马赶过来。

期间也收到了信使传来的消息,飞龙军已经被他们落下了三百里以上,可见李绍荣要求进步的心情有多迫切。

这一次,跑死跑废了不少马,如果扑空的话,确实有点说不过去了。

“有没有看到契丹人?”李绍荣将肉脯上白花花的可疑虫子捡出来扔掉,然后将剩下的肉塞进口中,大口嚼吃,顺便问了问刚回来的斥候有无探听到什么消息。

“越往北越多,都在放牧呢。”斥候回道。

李绍荣笑了,道:“多年前,灵州本地商徒有个独门生意,就是专门经营草场,给前来卖牛的阴山五部牧人催肥用。长途赶路,人都累得半死,牲畜岂能不掉膘?契丹人一时半会走不了啦,哈哈。”

斥候也笑了。

他偷眼瞧过放牧的契丹人,虽然看起来有些警惕,但也就那样。有牛羊最好,没牛羊的话,说不得就得吃“肉汤”了。

李绍荣扔给他一块肉脯。

斥候伸手接过,看也不看露出半截身子的肉虫,整个塞进嘴里,嚼了嚼,囫囵吞下。

风儿轻轻吹起。

整个营地到处是沙沙的咀嚼声。进食、喝水、假寐,用最快的速度恢复体力,本就是沙场男儿的本能,不用任何人吩咐。

这就是职业武人的专业素养。只可惜,不知道这种专业素养能维持多久,一代人、两代人还是几代人?

或许数十年后,就要有人感叹,能不能把这支经验丰富、吃苦耐劳、骁勇敢战的军团还给我……

一个时辰后,倚靠在大树上假寐的李绍荣轻轻起身。

坐满一地的武夫们几乎也在同一刻睁开眼睛,默不作声地检查起了器械。

没有任何人下命令,所有人都跟着各自的军官,披挂整齐之后,翻身上马,到处都是无言的默契。

“走!”李绍荣大手一挥,当先慢跑而出。

浮云遮住了烈日。

浑水河畔,牧羊女喜滋滋地采摘着野花。

手持桦木弓的少年面容严肃,高声说着要与夏人一决生死的话,说完,偷眼看一下正托腮看着他们的青春少女。

儿童跑来跑去,互相打闹嬉戏。

老人靠在大树上,静静追忆着过往的一生。

再远处,黄云绿草之下,洁白的羊儿若隐若现。

“啪嗒!”一条鱼跃出浑水河,很快消失不见。

“哗啦啦!”无数马蹄踏进了浑水河,溅起大团水花。

慢跑变成了快跑,涉水而过的骑士们满脸狞笑。

破空之声连响,刚刚还宁静祥和的牧场一下子变成了修罗地狱。

应弦而倒的少年瞪大双眼,栽入河中,泛起几个血花后,如同游鱼一样消失不见。

老人抄起地上的长矛,满脸愤怒以及恐惧。

战马从他身旁掠过,马刀制造了巨大的伤口,衰老的身体不堪一击,几乎断成两截。

牧羊女抽出小小的角弓,试图还击,一杆长槊破空而至,直接将她挑了起来。

儿童哭喊着乱跑,被密集的战马撞飞了出去。

大地在震颤,铁骑军在冲锋。

男儿

时值六月,正是绿草如茵、野花烂漫的时候。

在这个季节,牛羊会抓紧吃饱养膘,牧人会制作干酪、马奶酒、蜂蜜,顺便外出捕捕鱼、打打猎,储备食物。

多么美好的时节啊!

但战争可能发生在任何时候,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千百年来,草原人总是在处理完繁忙的农活,准备好过冬的干草,打猎完毕,储备好冬日的食物后,再集结起来,大举南下,正所谓秋高马肥南狩是也。

但没有任何人规定,战争只能发生在秋天。

防秋防秋,我防个锤子!拼着自己亏本,也要打断你的生活节奏,在你农活最繁忙的季节,一举杀过来,解决隐患。

契丹人此时就在忙活农事,不然的话,等到寒冬,二十多万人起码死掉三分之一,甚至更多。

铁骑军的到来令他们猝不及防。

三千战兵在草场间纵横来回。虽然都没着甲,但占了先手优势的他们利用娴熟的杀人技巧,不断追逐着四散奔跑的契丹人,或弓射,或枪刺,或刀砍,将整个草场变成了鲜血淋漓、尸横遍野的修罗场。

两千余辅兵往两翼散开,远远发箭,肆意收割着慌不择路逃跑的契丹牧人。

契丹人完全处于晕头转向的状态。

女人们停下了挤奶的动作,招呼小孩往帐中躲去。

男人们发了疯地寻找弓箭、骨朵、长矛。

他们很清楚突袭意味着什么。

被俘虏后分至各部的室韦、鞑靼、乌古等部奴隶还在呢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