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1018节(2 / 3)

加入书签

华,就觉得柔州那个地方不像样了。”里正笑道:“别说咱们,从陈许过去的镇兵都觉得柔州不行,想尽办法立功升赏,好回到河南。洛阳周边禁军扎堆,咱们就不凑热闹了,北平府还需精兵猛将镇守,飞龙军一来,保管宵小无所遁形。”

裴冠心中暗笑。就你们那军纪,若不严加整顿,来了北平府,怕是要闹得鸡飞狗跳。

“孙大郎,你全家都已落籍良乡,还操心那么多作甚?”裴冠笑骂道:“飞龙军将来安置何处,朝廷自有安排。”

“呸!朝廷懂个——”孙大郎刚说半句,就在裴冠的眼神下止住了。

裴冠太清楚这帮武夫的德行了,嚣张跋扈,胆大妄为,嘴上没把门,于是换了个说法:“朝廷诸事,自有圣人乾纲独断。”

孙大郎这下没话说了。他敢反朝廷,不敢反圣人,只能嘟囔道:“燕人不可信,京畿重地,还是塞满自己人可靠。”

裴冠敷衍地笑了笑。

他有些害怕,要是哪天圣人崩了,从哪里再找个狠人来压制这帮武夫?

时近八月,秋收在即,乡村处处一片红火。

编户之乱的创伤渐渐抚平,久不入王化的蕃胡部众破天荒地第一次给朝廷纳粮。观其脸色,似乎也没什么不满意,除了一点点茫然不安之外——给头人交钱,与给朝廷交钱,有很大的区别吗?

其唯一的不安来源,可能在于头上再也没有遮风挡雨的部落酋豪了,组织被打散了,心中有些茫然无依。

是的,部落酋豪既压榨他们,同时也在保护他们。

酋豪们团结部民,对抗幕府的横征暴敛,抵制他们不合理的征兵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保证了部民们的利益。

但相对应的,他们也通过所谓血脉的高贵、森严的等级、严酷的部落私刑,来保证自己子孙后代的利益。穷奢极欲所消耗的资源,都来自部民们的上供。

孰好孰坏,真的很难说。

但他们没有选择了。一个个被分散安置,上户口、落名籍,计口授田,成为王人。

回不到过去了。

※※※※※※

太行山脉北段迤逦向东至燕山,东西横亘,为南北交通之阻。

先秦之时,山脉南北分别建立了代国和中山国,皆非华夏之民。

代国据有北麓桑干河谷地,都代城。中山国据有南麓,都中山。

赵国出雁门,并代地。然中山甚强,利用山脉地形优势,与赵抗多年,直至武灵王胡服骑射,国力大增,越代地,终灭中山,自此代道大通。

代国、中山国之间的山脉,有一中断,形成陉道,即飞狐陉。

飞狐陉道长八九十里。

南口在黑石岭,属蔚州飞狐县境,裴冠于八月初一抵达此地。

无兵无将,亦无城垣,一片荒芜。

“北风凋白草,胡马日骎骎。赵武灵王并代地,伐中山,终成一代雄主。若唐肃宗能用李泌之言,自云州东进,取蔚、妫,入范阳、真定,则大事可成矣。”裴冠看着这里一片白云黄草的景象,文人的感慨勃然而发。

随从们多为宫廷卫士,却没他这么大的兴致。只是不住张望附近的地形,看看有无贼人躲藏。

裴冠感慨完毕,没有进入陉道,而是向西过石门关,入蔚州。

他在蔚州停留了数日,代圣人抚慰军民。

八月初八,一行人抵达了代州东北的瓶形关,遣使入关,具陈目的。

瓶形关镇将听闻夏国使者前来,还有晋王女儿、女婿,不敢怠慢,立刻派信使前往代州,请李嗣源定夺,并将裴冠一行十余人请入关内。

裴冠心中一下子就有数了。两家交兵之际,何时这么客气过?

李嗣源未必交代过守将要怎么做,这多半是人家自行其是,这就很有意思了。

这还不算,到了当天晚上,镇将刘琠还置办了一场私宴,招待裴冠、王郁等人。

“哦?原来刘将军以前也在马前银枪直?”裴冠故作惊讶地问道。

“昔日李存进为军使,我为副使。后来犯了事,被逐出了马前银枪直,到甁形关当起了镇将。”刘琠一点没有隐瞒的意思,具实说道。

“那可真是巧了。”裴冠捋了捋胡须,道:“李存进今为横野军副使,镇守营州,乃国之大将。”

刘琠一听,有些羡慕,道:“李存进这是上岸了。”

横野军可能不是禁军,但那又如何?即便将来裁撤,他们这些将领也会有安排,至不济也是一州刺史——李嗣恩不就在滑州当刺史么?那地方富得流油,一年不知道能捞多少钱。

如果在裁撤前能捞点功勋,那么弄个爵位也不难。至于割据一方,估计是不可能了。况且刘琠现在的地位并不高,他也没想那么远。

“哎,何必这么说呢。”裴冠笑道:“夏、晋本是一家。晋王与今上乃义认兄弟,听闻今上还有意与义兄结为姻亲之好,说什么上岸不上岸,都是一家人。”

刘琠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