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63节(2 / 3)

加入书签

“说吧,城内是个什么景况?”朱珍好整以暇地调整了下坐姿,问道。

李存晖不敢有任何迟疑,立刻说道:“城内人心惶惶,士气低落。”

“为何如此?”朱珍问道。

“一者屡战屡败,损兵折将,军士们战意不足,颇多畏惧;二者贵军在城外弄了许多俘兵,日夜哭诉,儿郎们心有所感,士气愈发低落;三者谣言四起,有人言晋王已放弃幽州,不会来救了,众皆惶恐;四者有人煽动军士,说要找晋人报仇,留守捕杀了十余人,但军中愈发惊疑……”

“条理分明,明敏睿达,口齿清晰。”朱珍赞了一句。

李存晖低下头去,不敢说话。

“怪不得李存璋要选你去传信呢。”朱珍上下扫视着李存晖,又问道:“李克用在哪?”

“这却不知也。”李存晖苦着脸说道:“我等困守孤城,如何得知晋王行踪?”

围住他的军士又要动手,朱珍摆了摆手,道:“算了吧,这是实话。”

“将军明鉴。”李存晖感激地说道。

“卢彦威呢?可知他在何处?”朱珍问道。

“他没来幽州,听闻遁去成德了。”李存晖说道。

朱珍嗯了一声,也不知道是不是认可他的话。不过卢彦威兵不满千,跑哪去都无所谓了,掀不起大浪来。

“你可想活?”朱珍站起身,问道。

“想!”李存晖毫不犹豫地点头。

朱珍想了想,放此人回城也没甚用,便道:“那就去城下劝降吧。让守军看看,无论派多少信使出去,都到不了河东。”

“遵命。”李存晖很干脆地答道。

他没有任何选择,只有死或生。但他也知道,作为掌握机密的信使、斥候、细作之类,一旦落入敌人手里,想痛痛快快地死都是一件很奢侈的事情。

折磨人的手段太多了,残忍到令人发指的更是数不胜数——用钩子从你屁眼里勾出肠子,你怕不怕?诸如此类的手段很多,铁打的汉子也经不住啊。

朱珍很快来到了葛从周的营帐,将审问到的情况具实禀报。

葛从周正在与部将、幕僚商议攻城细节,听后沉思了一下,道:“就这么安排吧。”

朱珍领命退去。

出了大帐,冷风一吹,心中无端有些烦躁。

葛从周都爬在他头上!

想当年在梁王帐下,庞师古的资历都要比他差一截,也就胡真等少数人能与他并立。

哦,对了,还有个谢瞳。他资历也很老,但中途入朝,发展受挫。投夏之后,又抖起来了,也混得比他好。不过听闻他已经病逝了,这就有点可惜。

葛从周算什么东西?小字辈罢了!

朱珍心中很不爽,不过面上仍然带着若有若无的笑容,并未对外表露任何一丝。

※※※※※※

午后时分,朱珍带着一众人马,绕城巡视了一圈,然后抵达了邵嗣武的营地。

营前布满荆棘,壕沟、壕墙、隔断挖得一丝不苟,观其型制,似乎都是一个模子刻出来的。

朱珍知道,能把营寨修成一个模样,没有任何个人特点的,都是武学生。

武学生的教材他也看过,当时还极为震撼来着。将门世家的不传之秘,就这样一点一滴全教给了武学生,并在实战中总结经验,不断改进,听闻教材都改到第五版了。

邵圣似乎不懂什么叫敝帚自珍。

这种行为,就像科举取士一样,在挖将门的根啊。

比如简简单单一个扎营,如何选址,怎么建造,怎样警戒等等,这些东西能公开教?朱珍觉得,将门世家珍藏的所谓私传兵书,大部分都可以扔了,因为你们记录的内容,还不一定有武学二十年战争总结出来的精炼。

当然,这并不是说将门世家就没有用了,只能说一切看人,也看天分。

学习同样的东西,有些人就学得好,有些人学得很差。将门世家从小熏陶,还是有点优势的,前提是他们别耽于享乐,自己堕落了。

“殿下。”拐到营后之时,朱珍看到了赵王,立刻下马行礼。

“朱虞候。”邵嗣武回礼。

“殿下在练兵?”朱珍看了看在空地上列阵的控鹤军士卒,说道。

“正是。”邵嗣武心中一动,很多人都说,朱珍擅长练兵,经他手的新兵,成军很快,士气高昂,军阵有模有样,就是他很少向别人透露自己的诀窍。

“这兵——不太行啊。”朱珍看了一会,笑道。

“上阵打几仗就行了。不行的死了,活下来的都是好兵。”曹议金不服气地说道。

“你那是草贼的练兵之法。”朱珍说道:“昔年黄巢就是这么练兵的,十个兵里才能练出一个好兵,很多好苗子都白白死了,值得吗?”

曹议金有些恼火,正要与朱珍理论,却被邵嗣武拦住了。

“练兵之法,各有诀窍。朱虞候若有暇,日后还请多多指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