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907节(2 / 3)

加入书签

,这个地方从此归属湖南千余年,再没变过,而在此之前,岳州是正儿八经的武昌军属州,属于湖北,虽然此时尚未有这个称呼。

蜀中的战事更是风云变幻。

高仁厚、邵承节自巴州南下之后,先联络投降的渠州刺史,南北夹击攻克蓬州。果州如临大敌,惶惶不可终日。

邵承节亲自领兵,自流江水畔的蓬池县出发,向南行军二百里至渠州流江县,然后突然西进,配合正面南下的高仁厚,与蜀军大战数场,克复果州。

此地一克,阆州孤悬于后。茂贞侄李继筠坚持了一段时间,眼见形势愈发不利,遂全军突围,直奔邵承节而来,意欲擒贼先擒王。结果嘉陵江之战,为具装甲骑冲垮,继筠授首。

山南西道全境扫清后患之后,高仁厚建议攻打李茂贞统治尚不稳固的东川镇旧地,承节许之。

于是在全军整顿休养,等待补给之后,兵分三路。

一路由龙剑节度使赵俭率领,以龙剑及山南西道降兵为主,南下佯攻李茂贞重兵布防的绵州。

一路由高仁厚率领,自渠州南下,直入合州。合州刺史及石镜令开城请降,南边更远的渝州刺史听闻高帅前来,亦主动遣使迎降。

茂贞侄、剑南东川节度留后李继崇率军至遂州。邵承节领第三路兵马自果州西进,败李继崇,杀敌数千,进至遂州城下。

他一面遣人至周边乡里掳掠,补充粮草,一面就地征发丁壮,猛攻城池。

李继崇抵敌不住,溃围而出,退往理所梓州,遂州克复。

听闻遂州之战的结果后,东川镇辖下的昌、泸二州有当年朱玫带过去的北人军士鼓噪作乱,欲降,不过被李继崇的部下镇压。但时局若此,人心思变,东川镇并非李茂贞的基本盘,形势已岌岌可危。

高仁厚挑选这个薄弱点进行突破,战略方面无可挑剔。

蜀中战事如火如荼,自然也产生了大量的俘虏。但因为交通、补给方面的原因,至今只送了万余人至洛阳,正在开挖水库、修建宫殿、道路。

也有一部分罪官、罪将家眷,大约三千余户,刚刚送抵兴元府。邵树德打算将他们发往代北,填补当地人口损失——连年大战,这些地方的人口数量已经降低到了一个令人惊讶的地步。

至于蜀人能不能适应北地气候,那就是他们自己的事了。至少,当年在川中招募至胜、丰、灵、渭等州的蜀人,慢慢都适应了。

离开工地之后,邵树德于晚些时分返回了上阳宫。陪伴折后吃罢晚餐后,又至观风殿,召来了鸿胪卿李杭、大理卿裴通。

一番机密的交谈后,二人悄悄离去。

白登山

氏叔琮带着人马赶至清塞军时,已经是九月十七了。

清塞军在今阳高县南,西南距云州一百二十里,是云州向东通往幽州的两条主干道中的北线,全长七百里。

从李可举时代开始,李全忠、李匡威、李匡筹与河东数次大战,走的都是这两条路,即要么直攻云州,要么先攻蔚州。

氏叔琮带的兵马并不精锐,以关北道州兵为主,另有蕃部丁壮。他们趁着晋军主力被吸引到燕昌一带的时候,突入空虚的云州以东地带,连续攻占了多座军镇、城市。

这些地方人不多,也比较穷,但地理位置十分关键,被他们攻克之后,晋军如果不想被截断通往幽州的道路,就必须要遣人夺回来。

氏叔琮老于战阵,当然看出了这一点,因此在听闻晋将李从珂率飞骑军至清塞军附近活动后,立刻返回——值得玩味的是李存孝、李嗣本的态度,清夷军及新毅妫州县兵单守御门户,并未大举西进,捉生军也只是稍稍西进,吸引了部分夏军蕃骑,并不怎么卖力。

氏叔琮了解东边的情况后,放心大胆地带着五千人马回了清塞军,增援西线。

不过,晋军没等来,契丹大队却直冲了过来。

九月二十,氏叔琮率军西进至白登台,刚要立寨,却见西边涌来了大群骑兵。

军士们脸色惊慌,手忙脚乱。

氏叔琮不动声色,登上白登山的高处,瞭望敌军。

贼骑有两三千,观其装束,均为契丹人,就是不知道是真契丹,还是假契丹(附庸部落)了。

契丹前阵子确实调遣了大军西进,配合晋军攻打朔州。人数很多,据说有一两万。眼前这支,多半只是敌军一部罢了。

“契丹贼子急着回家。”氏叔琮仔细看了看,说道。

“都头,可要击贼?”绥州州军指挥使游昆仑问道。

游昆仑是氏叔琮的老部下了,骁勇无比,每每冲锋陷阵,屡建功勋。

氏叔琮调任关北道指挥使时,带了一部分亲信上任,朝廷许之——若在别的地方,朝廷可能还有所担忧,但在关北诸州,氏叔琮哪怕把所有州将都安排成自己人,他也造不了反,原因无他,士兵不支持。

“能不打便不打。”氏叔琮说道:“远处似乎还有贼骑,看装束,好像不是契丹,而是晋兵。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