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71节(2 / 2)

加入书签

外地,大肆杀戮的手段传开,百姓再度变得支持起来,且支持的力度比之前还要大,因为他们知道魏博武夫是真的在为全体百姓的利益拼杀。

但任何支持都是有限度的。

夏兵的残暴他们没亲眼看到,魏博武夫征粮、征钱的举动却实实在在侵害了他们的利益。在这个时候,任你口绽莲花,什么都不管用了。

人,真的很情绪化,理智是反人性的。

都虞候司很快到了。

尸体、血迹清理了干净,低级文吏也开始了办公。人员进进出出,不断索要粮草、军资、器械。

梁怀瑾有些茫然地坐在桌案后,一时间不知道干什么好。

衙兵们聚集在院落内外,大声吵嚷,嬉笑怒骂。

这帮浑人,似乎根本没把坐困愁城当回事。

梁怀瑾不安地扭动了一下身子。他觉得不能和这帮武夫们一起摆烂,他得积极自救,事情并未到不可挽回的地步。

※※※※※※

从二月初十开始,抵达魏州城外的夏兵一日多过一日。

至二月十五,武威军两万人屯于城北;义从军及河南道州兵、土团乡夫两万余人屯于城南;效节军及河阳土团乡夫两万余人屯于城西。

主力大军几乎都来了。

而在他们身后,魏博残存的据点要么投降,要么被攻克,甚至还有自行溃散了。魏州战事,已经进行到了最后阶段。

卢怀忠带着亲兵,至魏州城外查探。

敌军的部署其实挺有章法的。

城外有军寨,驻有少量军士,且处于城头强弩的射程之内。它们的存在,可以有效支持军寨的防守。而这些军寨的存在,很显然是为了阻止进攻方全力攻城,同时配合城内守军杀出,破坏进攻方的攻城器械,杀伤其人员,动摇其士气,疲惫敌军等等。

“今日先扎营。明日开始打制攻城器械。至于这些寨子——”卢怀忠拿马鞭遥指,道:“找机会拔了。”

他是老攻城专家了,专干这类别人避之不及的苦活脏活。魏人的城防设施,看起来像模像样,但却有个致命的弱点:守城的人如何?

没有坚强的抵抗意志,没有必死的决心,没有恰到好处的配合与救援,这些城外寨子就是虚有其表,徒自送人头罢了。

他很怀疑,刚刚经历了一番动乱的魏博武夫,还有没有那个能力坚守到底。

上下同欲者胜,可若是上下不同欲呢?

“都头,馆陶史仁遇与李将军接洽,若能放其帐下军士归家,既往不咎,他愿率部投降。”亲将邵神剑走了过来,禀报道。

“罗绍威劝的?”卢怀忠问道。

“正是。”邵神剑说道:“罗绍威单骑至城下,史仁遇亦出城相会。二人言谈甚久,罗绍威具告魏州之事,劝其降顺。史仁遇亦有降意,但馆陶军众意见不一,要求赦他们无罪,不得迁往外郡,方愿意投降。”

“这个条件,我可不敢保证。”卢怀忠叹息一声。

如果是他,这会就答应了,但陛下不可能答应,奈何。

“让李一仙尝试攻一下馆陶,施加点压力。有些人,总是不见棺材不掉泪的。打得狠了,或许就没那么多事了。”卢怀忠吩咐道。

“遵命。”邵神剑找来文吏,书写完毕之后,又复述一遍,然后让信使带着。

“王举降了吗?”卢怀忠又问道。

王举已接到罗绍威的书信,但这会还在犹豫。当然这种犹豫可能持续不了多久了,突将军在击败沧州兵后,又分兵西进,轻松拿下了数易其手的高唐等县,进至博州左近。

这般巨大的压力,再有罗绍威相劝,投降是顺水推舟的事情。

魏县镇使卢毂已降,且带着四千兵马跟来了魏州,加入了围城队伍。

“尚未。”邵神剑答道。

卢怀忠点了点头,没再多说。

罗绍威的作用,也就这点了。说句难听的,他劝降的效果,未必有尹行方、王元武、史仁遇等魏博出身的积年武将好。

一个能力有限的滑头小辈,在乱世之中浮浮沉沉。不知道怎么赢的,也不知道怎么输的,能活下来安享富贵,已是罗家祖坟冒青烟。

卢怀忠巡视结束之后,便回了大营。

第二天一大早,数千武威军士卒出营列阵,开始攻拔城外的寨子。

※※※※※※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