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69节(2 / 3)

加入书签

募的五百亲兵还剩三百在城内,死死把守住前后院落,不让任何人靠近。

司空颋、杨利二人联袂来访。

“军士们吵吵嚷嚷,战和不定,还得大帅亲自出去拿主意。”杨利神色焦急地说道:“如今这个景况,可不能再乱了。夏贼大薄而至,须得尽快压下骚乱,统一抗敌。如此,大帅身家性命也有保证。”

你不出去拿主意,万一军士们推出一个新首领出来,保不齐先拿你罗氏开刀,抢了财货、女人,分给众人,激励士气。

杨利是真心为自家主公着想,也是真心为魏博着想。

“大帅,赵谦满、史仁遇无能,丧师失地,致情形大恶。如今须得平复众军怨气,不如……”司空颋吞吞吐吐地说道。

“待如何?”罗绍威问道。

“不如夺其家财,遍赏诸军,以复军心士气。”司空颋咬牙说了出来。

罗绍威即便早有心理准备,也震了一下。

“不可!”杨利瞪了一眼司空颋,斥道:“司空司马何其短视!史仁遇手握数千兵马,坚守馆陶,并未降敌,汝欲逼反史将军耶?”

司空颋争辩道:“史仁遇帐下兵马不下万五千众,粮草充足。前次救不了贝州便已是大罪,处罚不得耶?”

“去岁诸军皆败,史将军算是打得不错的了。虽未能解围贝州,然亦未大败失地。”杨利说道。

“此番大丧师徒,又如何?”司空颋追问道:“有罪不罚,这还打什么仗?”

杨利不与他多话,朝罗绍威说道:“大帅,这会正是精诚团结的时候,万勿做那亲者痛仇者快之事。否则,悔之晚矣。”

罗绍威频频点头,似乎赞同他的看法。

司空颋见状,知道不能太过火,顿时也不说话了。

“走吧,去都虞候司。事已至此,须得群策群力。”罗绍威长叹一声。

通往都虞候司的路上到处是武夫。

有人看到罗绍威,便啐了一口。任何软弱、无能之辈,都会让人瞧不起,尤其是河北这鬼地方。

罗绍威继位以来这一桩桩一件件事,让人大失所望,虽然未必全是他的责任。

有人定定地看着,神色间似乎有些茫然。很显然,打了这么久的仗,他们明白仅仅靠魏博一镇之力,可能难以回天了。

当年与朝廷相抗,好歹也是瞅准诸道兵马之间的积怨,以及对兔死狗烹的恐惧,借力打力。如今夏贼上下一体,领兵大将也不是藩镇节度使,竟然没有下嘴的地方,让人很是惆怅。

有人懒得管罗绍威,自顾自抱着刀枪晒太阳。投降非我愿,打又打不过,也就得过且过,寄希望于万一了——兴许晋兵、赵兵就杀过来解围了呢?

罗绍威将众人表情尽收眼底,心中渐渐有了数。

经历此番大败,魏博武夫的态度似乎分化了啊,没之前那么强硬了。

这个时候,他又有些后悔了。

临清、莘县两大集团,足足两万人马,覆灭得是不是太草率了一些?是不是做得有些欠妥?

司空颋也将罗绍威的表情尽收眼底。

这个主公,胆小又冲动,心志还不坚,变来变去没个定性。这般心志,你玩不起魏博这盘棋啊!

早早解脱,本是正理,可别再左右摇摆了。

不过他也不担心。一会到了都虞候司,他就又会清醒过来了。

※※※※※※

都虞候司内气氛沉默。

诸军收缩退却,程公佐、梁怀瑾、尹行方、王元武、陈元瑜等将都在城内。

方才吵嚷一通,没吵出个名堂,此时便闭嘴不言了。

衙兵们布满院落,交头接耳,不知道在串联些什么。

“我说,诸州失陷,魏城被围,在过去百五十年里,也不是没有过。”突然之间,有衙兵说道:“河东、成德、易定、沧景联兵二十余万,事尚有可为之处,都垂头丧气作甚?”

“别讲了,别讲了。”有人嫌他烦,怒道:“若统兵的都是无能之辈,如何打赢?”

“说不定有军将心中怨恨,故意驱使咱们送死呢。”有人阴恻恻地说道:“不然打了这么多仗,才有几场微不足道的小胜,说不过去的。”

“李克用、王镕到底在做什么?”有人忍不住说道:“去岁从冀州南下,好不容易拿下几座城池,结果又被夏人推回去。”

“赵人擅守城,不擅野战,就那点本事,其实尽力了,怨不得他们。”有人叹道。

“罗帅来了,都静静。”门外有人传话道。

众人听了,也不整队,齐刷刷地看向大门处。

讲究点的,还站起身,略表敬意。

心里不爽的,稳稳地坐在那里,动都不动。

罗绍威匆匆步入都虞候司,见衙兵或站或立,没有过来迎接,也不敢表露出怒容。

“大帅。”对罗绍威最客气的,反倒是身份地位较高的军将,王元武等人出了中堂,纷纷过来拜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