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41节(2 / 3)

加入书签

了,再赏一个李昭仪,似乎也没什么。

李昭仪如遭雷击,差点晕厥过去。

“陛下,太傅怕是没那么好糊弄。”何皇后看了一眼李昭仪,心情复杂。

按照她以前的心思,定然撺掇圣人将此女赏出去,但现在她突然之间就不想这么做了。

圣人长叹一声,知道胳膊拗不过大腿,也只能如此了。不过他怀疑何皇后还有事情隐瞒着他,于是拉着皇后的手,道:“今日便由皇后在弘徽殿侍寝吧,有些事情还得合计合计。”

皇后轻轻抽出了手,神色平静地说道:“陛下,今日大内纷乱,妾恐孩儿们受到惊扰,欲往重光门内东宫一行,探望太子。”

说罢,行了一礼,便出了弘徽殿。

圣人脸色难看到了极点。

※※※※※※

邵树德很快离开了陶光园。

一整天,饭也没吃上,不过他不饿,秀色可餐也。

唯一可惜的,就是皇后的礼服太那啥了,竟然有十二个纽扣,而且非常复杂,解开难度很大。

当然,还是很销魂。皇后被他紧紧地抱着、蹭着,默不作声。心理上的刺激实在太大。

出园之后,目之所及,竟然没有见到一个人。他紧了紧手里的刀,这帮兔崽子,都去哪了?

路过弘徽殿时,他没有进去,而是从弘徽、徽猷二殿之间穿过。

“殿下。”慕容福从角落里蹿了出来,身边还跟着十余卫士。

“你一直在弘徽殿?”邵树德问道。

“是。”慕容福应道:“追上圣人之后,便一路护驾至弘徽殿。丘宫监选了十余宫人、小黄门服侍,殿外还有卫士戍守,闲杂人等过不来。”

这就是传说中的隔绝中外了。

在很多历史剧中,皇帝被人控制在后宫内不得外出,往往有义愤填膺的大臣集体要求觐见。是,确实有这种情况,但那只存在于单纯的权臣之中,社会风气的因素也不可忽视。

邵树德可不仅仅是权臣。

事实上安史之乱后也没有权臣这个概念,要么是中官集团,要么是地方军阀,社会风气、情形往前面上千年寻找,极少,往后面千年寻找,也极少。

东汉末年的曹操可能是最接近的一个,但社会风气又不一样。那时世家力量鼎盛,汉室有威望,有人心。但国朝么,早二三十年灭亡,一点不意外。

黄巢进长安,建立新朝,接受伪职的节度使可不少,其他没接受的,也多在观望。国朝文人写表文经常把巢贼比作黄巾,但汉代黄巾给地方州牧发任命书,有人要吗?

比起权臣,邵树德更是一个货真价实的军阀。他几乎不通过中央朝廷发号施令,对朝廷所求甚少,地盘的治理,也完全是通过藩镇幕府、夏王府两套班子、一套人马来完成,这就是所谓的另立中央。

地方节度使杀将驱帅,自任留后。侵占邻镇,自己任命节度使和刺史,根本不需要朝廷认可,有军队背书的合法性完全足够。朝廷若不想丢掉面子,最好补一道制书追认。

邵树德把皇帝关起来,固然有人不满,但也就这样了。朝官现在连一块地盘都没有,财权、军权、人事权一概没有,也就剩点嘴皮子工夫了。

“好!宫中的事情,交给赵业。你现在的任务是按名单拿人,立刻动手。”邵树德吩咐道。

根据之前得到的情报,卢光启等人其实还拉拢了少许河南府的中下级官员,这次一并拿下,交由刑部、大理寺会审。

“注意,不要胡乱抓人。”邵树德嘱咐道:“卢光启及其党羽被抓时,可能会胡乱攀咬,你们要多做甄别。我的原则是没有确凿证据的就放过,顶多贬谪地方上当个小官,无需抓捕。”

有人宁可错杀千人不放过一人,但邵树德不想这么做。时代背景在这,忠心的人太少,没必要多造杀孽。

况且,开国之后,官位空缺很多,相当部分的旧朝官员肯定是要重新任用的。

有宫人历事唐僖宗、唐昭宗、唐哀帝、后梁太祖、末帝、后唐庄宗、明宗三朝七帝;有文官从龙三次、历事五朝十一帝;有武将家族累朝恩宠,每鼎革一次,家族权势反倒越大。大部分人都是乱世中混口饭吃,打工人罢了,没必要。

“遵命。”慕容福立刻回道。

见邵树德没有别的表示,便行礼退去了。

※※※※※※

邵树德在陶光园护(wěi)驾(xiè)皇后的时候,含元殿外的廊下,早就拉起帷幕,宫人、太监穿梭不停,将美酒佳肴送上来。

兴至酣处,有人便要作诗。

按照传统,皇帝要先写一首诗,然后众臣应和。太宗、高宗、玄宗就经常这样做,但最喜欢在宴会写诗的则是德宗,水平还很高——当然,很多人认为德宗的诗但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感情不够深刻,这就没办法了,他的人生经历与大多数诗人毕竟不一样。

到了后来,帝后久久不来,众人便自己作起诗来,气氛极为热烈。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