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819节(2 / 3)

加入书签

外合,击败武威军。银枪军八千余骑就是去增援滏口战场的,飞熊军后面也要增援过去,挡住李克用,给滏阳这边创造机会。

磁州,确实已经到了关键时刻。

卢怀忠下了高台,亲自抵达一线,指挥督战。

亲将手提重剑,立于身后,剑刃之上不断有鲜血滴下。

此人名叫邵神剑,刚刚上任一年。他是魏州人,早年被梁军俘虏,然后在梁军里面干,后来又被夏军俘虏,作为补充兵补到了武威军内。因为使得一手好重剑,积功升了上来。在卢怀忠上一任亲将因为河中军乱而不慎身死之后,邵神剑便顶了上来,统领两百卢氏亲兵。

按照常理来说,亲兵最主要的工作是保护主将安全。但在卢怀忠这里,他们大部分时候都在督战。

数日以来,邵神剑已经记不得自己砍了多少人头了。回想起十年前在魏博军中得经历,几乎产生了一种恍如隔世的荒谬感。

大将如此砍杀作战不力的军校、士卒,也就梁军、夏军做得来。宪宗年间的神策军也能做到,但如果是在其他藩镇,这么做就得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了,不能随便杀的,得找机会。

又一波军士在敌人居高临下的箭雨之下溃了下来。

一千人冲上去,回来只剩一半,十将卢道符浑身是血,甲上还插着两支箭。

“叔父……”卢道符嗫嚅道。

“斩了!”卢怀忠眼都不眨,下令道。

邵神剑提起重剑,就要斩下。

“叔父!”卢道符擦了擦脸上的血,道:“侄再冲一下,纵死不恨。”

卢怀忠犹豫了一下。到底是侄儿,他决定再给一次机会,道:“许你戴罪立功。”

邵神剑将重剑轻轻放下。

他方才看得很清楚。豁口争夺战的时候,晋军已经快坚持不住了,但因为两侧城墙之上箭如雨下,夏军三面受到攻击,伤亡惨重,吃不住劲退了下来,还是十将卢道符带头。

两军相争,拼的就是一口气。

这种关键厮杀,换别的地方,退回来可能没啥,主将也不会过于苛责。但梁军、夏军不允许,邵神剑两边都混过,再清楚不过了。

昔年朱全忠甚至更残酷,拔队斩杀得人头滚滚,逼迫武人们奋勇向前,死不后退。

严酷的军纪之下,是丰厚的赏赐。

女人、财货、宅邸、官位,从上到下赏得都很痛快。军中甚至有传说,夏王都不得不割爱赏了几个美姬给勇士。

好处,是要拿命来换的。

卢道符稍稍包扎了下,便带着那五百溃兵在阵前整队。卢怀忠又给他调了两个营得步卒一千人,凑了一千五百。

战鼓擂响,三营步卒先慢走,然后小步快跑,直冲豁口而去。

东西两侧城墙上下,战斗也进行到了白热化的程度,唯有北侧相对较为平静。

“杀!”卢道符一马当先,领头冲了上去。

短短一小会,晋军又在豁口处垒了几块门板。但这挡不住搏命的武人,双方长枪重剑战做一团,杀了个人仰马翻。

卢怀忠在阵前慢慢踱着步子。

很显然,他的内心不像表现得那样平静。北上围攻的第一座大城,不能拖延太长时间,不能付出太大伤亡,必须速战速决。

新一波一千五百步卒已经冲到了豁口之上。

晋军拼了命地抵挡,两侧城墙之上依旧箭如雨下,但这次没人敢退了,死也要死在城内。

“冲进去了!”邵神剑轻声说了一句。

卢怀忠停下脚步,定睛望去。

确实,武威军的将士们已经翻越豁口处的障碍物,冲进了城内。

但他仍然不敢掉以轻心。越过障碍物之后,队形散乱,人人带伤,如果前面有列阵等待他们的晋军预备队,那么一个都活不下来。

气力大衰的散兵游勇,面对养精蓄锐的结阵甲士,是没有丝毫胜算的。

豁口外的夏兵还在往里面冲。

冲锋过程中不断有人被箭射倒,但都杀红眼了,没人在乎下一刻是死是活,他们的眼中只有敌人,要在临死前将敌人砍翻在地,撕得粉碎!

“突将军右厢第三指挥,上!”卢怀忠下令道。

命令一下,又是两千武士,扛着大盾,手持长槊、步弓、长柯斧,气势汹汹地冲了上去。

在他们身后,突将军右厢第四指挥的武人们上前,披完甲后席地而坐,等待出击。

他们面容严肃,但又不是那种害怕的表情,而是一种见惯生死后的麻木、淡然。

吃这碗饭的,平时拿钱拿得那么爽快,就该有这种觉悟。

一刻钟后,第四指挥的人也出发了。

此时城头上的箭雨慢慢稀落了下来。很显然,一部分人弃了步弓,下城厮杀去了。

豁口处早就见不到晋兵的身影了,到处都是密密麻麻的褐衣武士,如潮水般向内涌去。

卢怀忠已经坐了下来。无需多问,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