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65节(2 / 3)

加入书签

他们坚持下去。

至于其他人,也不强迫。有人愿意让儿子们终日练武,种地会挤占大量锤炼武技的时间,可以理解,随他去吧。

诸部禁军,目前已经有四支搬迁到了洛阳周边。其中,武威军家人在郑州,铁林军家人在汝州,义从军半在汝州、半在河南府,天德军则全在河南府。

过阵子,天雄军的家属也将开始搬迁,集体安置到河南府。

毋庸置疑,河南府没那么多土地可供人耕作。天雄军将士即便想购置土地,怕是也不太够。还好不是所有人都想着种地,差不多勉强够了。河南府目前还只有约37万8000上下的人口,还没到人地矛盾暴发的时候。挤一挤的话,还可以再安排一支禁军。

在汴州的时候,邵树德与陈诚、裴迪二人长谈许久。

宣武军幕府管理汴宋亳颍陈蔡滑七州——单州刚刚撤销——都是富庶的中原州郡,虽然尚无资源开启农业改革,但即便按照传统的方式休养生息,缓过一口气来后,将来仍然是新朝的经济重镇。

对于陈诚的治理,邵树德表示满意。地方上的官员悄无声息地更换了很多,民间风评也大为好转,统治可谓愈发稳固,这是确凿无疑的政绩,邵树德记在了心里。

“夏晋之争,精髓在于扬长避短,这也是我用兵多年的心得。”节度使府之内,邵树德侃侃而谈:“我的优势就是兵多、钱多,经受得起失败。李克用的优势在河东形胜之地,以及内部团结稳固,一致对外。我的战略便是发扬我的优势,瓦解李克用的优势。对河东甚至河北官员、军将,可着意拉拢,让他们远离李克用。这一点,宣武镇要大力执行。河北诸镇,有不少商徒、士人游历汴州,他们都不简单,背后千丝万缕连着不少人。多下工夫,总没错的。”

夏晋之间的战局,河中那边已经平息了,正处于晋军不敢南下,害怕重蹈覆辙,夏军也不想北上攻坚的阶段。况且节度使王瑶刚刚“入朝”,内部局势并不太稳定——是的,他坚决不肯去长安,死乞白赖跑到了洛阳,混到了一座宅子,同时得到了新朝成立后可任太仆寺少卿的承诺。

河阳战场,天雄军攻天井关失败后,便再无动静,双方处于僵持状态。

邢洺磁战场同样如此,邵树德暂时还未对此发动攻势,晋军也不想主动挑起战争。

唯一活跃的就是刚刚燃起战火的云、蔚战场了。

“大王所定之方略,向来无错。”陈诚笑道。

“别整天说这些没用的。”邵树德故意板起脸,道:“河北,可没那么容易攻取。便是最弱的横海镇,也不可小视。”

话说横海镇最近可真是倒了血霉了。

节度使卢彦威趁夏军主力围攻兖、沂、海等地,自以为得到了机会,南下大掠棣州。

在第一次尝到甜头之后,沧兵复来,结果一头撞上了李唐宾派过去增援的部队。

乐陵之战,大破贼军,斩首千余级,俘两千。

上月贼军从德州方向攻来,气势汹汹,双方于平昌郊野列阵野战。齐州州军指挥使王郊破入阵中,斩贼兵两人,生擒一队正而还,贼军气势大沮,五千余人被一击而溃,连平昌县都被夺占了。

卢彦威无奈,立刻向王镕求救,王镕遣兵万人进入德州。马颊河之战,击败铁林军,俘斩千余人,这才稳住了局势。

但卢彦威已不想打了,目前一味索回平昌县,自然是没有回应了。

“大王,可别光盯着横海镇啊。罗绍威在魏州秣马厉兵,积极配合李克用,看样子早晚要与我大战。”陈诚说道:“不拿回相卫二州,罗绍威没法交代的。这一仗,或早或晚,肯定要打。或许他就在等李克用出兵。”

“此事不无道理。”邵树德说道:“不过眼下还是攻取河南为要。”

魏博镇内部,如今就是一锅沸水,罗绍威快压不住了。他若不想死,那就必须率军出征,夺回相卫,或许他眼下已与李克用有勾连了。

不过无所谓了,你打你的,我打我的,这才是正道。

※※※※※※

桑干镇之外,大群骑兵的追逐战已经进行了小半天。

杨悦站在一处高坡上,有些生气。

虽然已经无数次看过蕃人骑兵的战斗了,但越看越气,越看越不爽。

奇葩的打仗方式!

一部分人互相交战,在广阔的草原上骑马射箭,互相兜圈子。

一部分人坐在草地上休息,准备接替。

一部分人竟然在——放牧!

一帮穷鬼,连用粮食喂马都舍不得。吃草要吃多久才能吃饱,才能有力气?还不如契丹人,至少人家有正儿八经的农业,大面积种糜子,知道作战时没有那么多时间放牧,会拿粮食来喂,以便及时投入更多的兵力。

于是老杨忍不住了,命令一下,旗号一举,早就等待多时的铁骑军三千骑入场了。

褐色的洪流从山坡上直冲而下,绕过战场的边缘,从侧后方斜插而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