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755节(2 / 3)

加入书签

经略”,与南逃的夏兵一致,应是其主力来援。

事情一下子就棘手了。

但又不甘心就此撤退,尝试着打一下龙门仓吧,又损兵折将,难以啃下。

如今完全是进退两难的境地,让人气沮。

“先锋使,龙门仓坚固,急切间难以拿下,确实该考虑一下撤兵了。不如先退回慈州,再从长计议。”耶律长保是降人,地位较低,他等李承嗣、李嗣弼都不说话之后,方才进言。

夏兵的战斗力,他已经领教过了。与经略军各出千余人对阵,他败下了阵来,死伤数百。

经此挫折,原本信心很足的奚、室韦勇士也没那么嚣张了,认识到了中原战争的高烈度,不是草原争霸可比的。那是真的亡命搏杀,而且还是装备精良、训练有素的亡命徒在以命换命,不好打。

对付中原老兵,还是得用草原狼群捕猎的方法,慢慢磨。想要正面进攻打败他们,怕是得等眼下这帮悍卒都死光了才行。

“今日还有一个情况。”耶律长保又道:“我派回去两批信使,一个都没回来,没能联系到安、史二位将军。”

他说的是掌管万胜军的安元信、史敬镕。

万胜军也是一支老牌部队了。旋鸿池之战,被数万骑围困在燕昌城,形同人质。

被放回来后,军使申信淡出核心权力圈子,到都教练使衙门练新兵去了。军使、副使人来人往,换了好几茬,这会是中生代的安元信和新锐将领史敬镕共同领兵。

万胜军军额三千余,手头还有数千慈隰土团,分守慈隰二州,其中主力屯于隰州。

如果他们出事了,那么也就意味着南下的这万把人处于后路被断、粮馈不继的糟糕状态。军中粮草还不足一月所需,还打什么打?

“多派人手,加紧联络。”李承嗣有些不安,吩咐道。

他现在是真的后悔了。

明明刚入隰州那会,因为没遇到夏军主力,下意识觉得很不对劲。但打了十余日后,竟然又昏了头南下了。很显然,这是一个有些冒失的决策。

这种冒失,有可能什么后果也没有,敌人没有抓住。也有可能被人揪着猛打,再也无法弥补。

“我这便拣选骑射双绝之士,北上慈隰,打探情况。”耶律长保也不废话,立刻应下了。

“再最后攻一下龙门仓。”李承嗣突然说道:“明日我亲自督战,成了自然好,不成就走。”

很显然,他仍然不甘心一无所获,想试着打开这个储粮丰富的城池,立下大功。

绛州龙门县以东近五十里的玉璧故城内,人喊马嘶,声势喧天。

武威军右厢兵马使何絪亲率三千步骑进驻此城。

城池有些破败,枯枝败叶落了满地。

何絪手抚刀柄,昂首挺胸地走了进来,看着这座充满历史沧桑感的城池。

“昔年高王在此折戟,玉璧坚城遂名传南北。”何絪感叹道:“今我率军路过,瞻仰古迹,明日挥师西进,定能大破晋贼。”

高欢,也是晋贼。这种大晋贼都败于河中,何况李承嗣这种小贼?

武威军右厢一万五千步骑、经略军近七千人,外加正调头返回的赤水军一部四千人,围攻李承嗣万把人,岂不手到擒来?

哦,对了,其实还不止。效节军右厢兵马使封藏之也带着三千人北上,参与围攻。

晋人既然敢南下,那么就别回去了。

鸡来了

三月底的天气其实已经转暖了。

山间百花盛开,草木葳蕤,煞是好看。

河岸的水汊之中,芦苇遍地,鱼儿时不时跃出水面。

披着露水的森林静静矗立在山脚下的平原上。森林边缘,大片新鲜的断茬昭示了人类活动的痕迹。

嗯,人类活动还真频繁,甚至可以称得上剧烈。

成千上万的兵马聚集在营寨外,发起了凶猛的攻势。

这是一次蓄谋已久的进攻,横七竖八躺在壕沟前的车辆说明了一切。

燃烧的填壕车、散架的发烟车以及被推倒在地的云梯车,没有长时间的准备,是不可能制造出这么多车辆的。

发起进攻的是经略军和武威军右厢,他们调动了将近两万人,且后续还远援兵继续赶来。

晋军强攻龙门仓不成,目前只剩下了七千余,被压缩在营垒内,不敢出战。

兵法云:十则围之。

晋军现在还是有机会突围的,但他们还在等待后方的消息,犹豫不决,这就没办法了。

卢怀忠亲自抵达了前线。

诱敌军前军南下,再截断其后路,聚而歼之,是他定下的决策。

晋军还有主力大队数万人,他当然知道。而这也是他急切着想先吃掉李承嗣、李嗣弼、耶律长保三军上万人的主要原因。

康君立的主力部队有多少人,很难讲得清楚。这个时候把他们放过来,让前军、主力汇合一处,是对战局最大的不负责,也十分冒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