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81节(2 / 3)

加入书签

余骑如离弦之箭般奔驰在原野上,对面的夏军骑兵大怒,也对冲了过来。

朱瑾从鞘套内抽出一柄飞槊,“嗖”地一下投了出去,正中冲得最快一名夏军骑校。

接着又是第二柄、第三柄、第四柄。

四柄飞槊,连毙四人,一下子在前面打开了缺口。

身后骑士见状,士气大振,纷纷大呼跟上。

朱瑾横举马槊,左扫右刺,马速不停,直接冲入了夏骑人丛中,所过之处,无一合之敌。冲到最后,直接弃了马槊,抽出佩剑,连斩三人,一下子杀穿了夏骑,兜马回转。

临走前,还生擒了一名军校,横掼于马上。

“痛快!”朱瑾大笑。

上次冲突将军步阵大败,又遭到截击,被打得狼狈无比。这次面对面冲锋,终于一展所长,给夏贼狠狠地来了个下马威。

赛张飞,岂是浪得虚名!

远处响起了密集的鼓角声,随即蹄声如雷,似乎有铺天盖地的骑卒冲来。

朱瑾暗骂一声,道:“撤!”

手中铁剑一横,将俘虏头颅割断,扬长而去。

“大帅,方才收到消息。”辛绾策马追上了朱瑾,喘着气说道:“朱全忠自博州过河,袭占东阿,兵锋直指阳谷。”

“什么?朱全忠也来了?”朱瑾先是一愣,复又大笑:“好!好!这便回兖州,这局棋越乱越好,我倒要看邵贼如何应付。”

“如今是比拼耐心的时候了。”骑马颠簸,辛绾差点一口气没喘上来,道:“传闻朱全忠有众五万,郓州那边要热闹起来了。”

“死盯着邵贼,若他解围而去,便率军追击,一定要咬下块肉来。”朱瑾吩咐道:“即便邵贼不走,将其主力拖在这边也是好的,给李克用创造机会。”

众人边走边说,一扫之前的阴翳,消失在了远方的天边。

熟人

李唐宾抵达了郓州。

他现在比较尴尬。

夏王亲征郓州,一会指挥这个,一会任命那个,几乎把他这个濮州行营都指挥使都给架空了。

作为一方主帅,最烦的就是这个。但能有什么办法?聪明一点的话,就当好幕僚的角色,暗暗查漏补缺,在不着痕迹的情况下,围绕夏王的作战意图,将其完善。

夏王不可能一直待在这边,他迟早要去河阳或晋绛,等他走后,再全面接手不迟。

不过,眼下也不是一点事不能做。

“韩将军,城内军士是否可靠?”李唐宾找了个机会问道。

韩洙看了看李唐宾带来的两三百亲兵,道:“都头,还是谨慎一点比较好。虽说朱珍清洗过,但保不齐还有心向朱全忠的人。两军交战之时,万一来个‘我军败了’,可是要出大事的。”

“所以我亲自来了,实在是不放心。”李唐宾说道:“不许出战。城门交给可靠之人戍守。其余将士,除轮戍城头之外,尽数待在营中,不得喧哗。若有异动,即刻上报,我来捕杀。”

“遵命。”韩洙立刻应道。

留守郓州的主要是衙内军一部五千人。另外一部分跟着南下了,由军使李彦威统率。此人更不能留守郓州,毕竟跟朱全忠当过很长一段时间父子,虽然这会改回本名了,但谁知道会不会再出幺蛾子。

这种事,不能赌,所以被邵树德带走了。

“都头,还有一事……”韩洙有些吞吞吐吐,不愿明说。

“说。”李唐宾看着他,心中有所猜测。

“朱珍已至寿张县。按照大王之命,捧圣军要至长清,归齐州招讨使封藏之指挥。但朱全忠既已南下,寿张、郓城、阳谷无兵戍守,濮州天兴军亦只有五千人,还不怎么能战,这一片有点危险了。”韩洙说道。

果然!和李唐宾自己的猜测对上了。

“立刻将捧圣军截下,令其屯于寿张。”李唐宾毫不犹豫地给跟来的行营僚佐下令。

幕僚微微有些皱眉。

捧圣军东行是夏王的命令,主公这么做,虽说符合战场形势,但是不是过于桀骜了?有些时候宁可打败仗,也不能在政治上给主君留下不好的印象啊。

“即刻下令。”李唐宾催促道:“大王令朱珍东行之时并未收到全忠南下的消息,若知晓了,一样会这么做。勿疑,大王不是心胸狭窄之辈,速发牒文至捧圣军。”

“遵命。”幕僚拱手离去。

韩洙有些佩服。

随着势力逐步扩张,夏王的权势、威望愈发强大。以前敢随便说的话,现在都得斟酌一下了,这是自然而然形成的,都不需要夏王特别做出什么表示,大势若此,没人敢违逆。

“等等。”李唐宾又喊回了幕僚。

幕僚不解其意。

李唐宾手抚剑柄,定定地站了一会,补充说道:“给封藏之传令,弃守长清,护国、忠武二军退至平阴一带巩固防线。”

“给郭绍宾、张筠传令,坚锐军守好卢县、济州关。若有余力,可遣少许精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