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33节(2 / 3)

加入书签

此言一出,人人侧目,不过没人出声反对。

“俘获人丁、牛羊、财货,遣人送回集州。”

“遵命。”

“派人扫荡周边村落、草场、林场,动作要快。”

“遵命。”

数道命令被下达,明眼人都可以从中品咂出许多意味。

人丁是夏王的,多半会用来扩充他的奴部,或者迁移到其他地方。

牛羊、财货多半会被赏赐下去,充作各部出兵的奖赏,但仍然需要先集中起来清点。

大宁城并不是和解部的全部,周围还有更多的零散牧人。他们在草场上放牧,在村庄里种地,在山上伐木——越靠近东边,草原人的生活习性越不一样,狩猎、捕鱼、采集、放牧、种地等多种生活方式并存。

黑车子室韦也被称为阴山室韦或西室韦,是国朝所称“北边五部”之一。

“黑车子”这个称呼来源于他们擅长制作车帐,就连契丹人都跟他们学习过。

“西室韦”是因为他们南徙、西迁后,曾经在天德军、振武军一带放牧过。回鹘乌介可汗死后,部众立其弟葛捻为新汗,随即遭到奉唐廷之命的西室韦侵攻,向西逃入沙碛,不知所踪。回鹘最后一位有大义名分的可汗没了,原本自称叶护的庞特勒等人纷纷称汗,高昌、甘州两大回鹘汗国次第建立。

这个部族,也是有点用处的,夏王不可能任其人丁被别人吞并。

正如擅长相马、养马、驯马的龙家人在各个官办牧场找到了工作一样,黑车子室韦人制作的帐篷、牛车、马车也相当精良,都是专业人才。

“就地休整一日,密切注意晋人的动向。”杨悦吩咐道:“另者,让杨亮多多扫荡黑车子室韦其余诸姓。要以快打慢,过了这次,突袭的机会就不多了。”

所谓的晋人,严格来说是云州的石善友和妫州的李存孝。

前者兵少,只能自保。后者实力还是不容小觑的,常年靠着数千精骑镇压草原各部,表面上统治的新、毅、妫三州都是穷乡僻壤,但数年来被他控制了很多蕃部,李克用在河北征战,李存孝提供了大量蕃人步骑,发挥了很大作用。

而且他本人勇武过人,箭槊双绝,不是那么好对付的,无论怎么小心也不为过。再者,许州大战已经结束月余了,李克用早应该得到了消息,他若做出什么方向调整,也是很自然的事情。

杨悦嚣张归嚣张,在这件事上还是有清醒认识的。

震动

昨晚下过一场小雨,草地有些湿润。

高大的乔木与低矮的灌木在濡源湿地上交映成趣。湖泊海子之中,鱼儿时不时跃起,炫耀着自己顽强的生命力。

东南风骤起,拂倒了大片鲜嫩的牧草。马儿低下头,无声咀嚼着。

河流、湖沼、芦苇、树林、草原,组构成了一幅完美的画卷,直让人忘却一切烦恼,只想仰面躺在草地上,呼吸着混合了青草与野花味道的空气,注视着天空淡淡的白云。

太阳渐渐升起。

张归霸抖落了甲叶上的雨珠,仔细擦拭着横刀上的血迹。

他的脚下躺着两具尸体。

死者嘴唇紧闭,眼睛半睁,双拳紧握。腹部一道可怕的伤口延伸至前胸,血迹已经凝固,近乎发黑了。

尸体的脚边躺着一条鱼。

鱼儿嘴巴大张着,双眼几乎凸了出来,能够想象出它离了水面,在岸上垂死挣扎的情景。

“尸体埋了吧。”张归霸吩咐了一句,拿满是烂泥的军靴在草丛里擦了擦,随手拎起鱼,翻身上马走了。

山谷内的战斗已经进入到了白热化阶段。

鞑靼骑兵双眼赤红,反反复复冲击着一座岿然不动的坚阵。

阵中长枪如林,弓弩雷发,阵前倒毙的人、马尸体几乎阻塞了前冲的道路。鞑靼人愈发绝望,有人几乎要哭出来了。

我已经不要命了,为什么冲不动夏人的军阵?

组成军阵的都是杀人如麻的职业武夫,清晨的阳光斜照在他们脸上,似乎没有一点影响。弓弩手按部就班,长枪手稳如泰山,军士浑然无惧,配合井然有序,这是一群经历过大风大浪,见惯了生死搏杀的武人。

他们不会像新手那样看到骑兵就害怕,他们不会像新兵那样稍有不利就惊慌,他们也不会像新丁那样见到便宜就什么都不顾了。

敌人猛冲,我们稳着打,敌人溃退,我们还是维持阵型,墙列而进。

“呜!”角声响起,长剑手们稍稍加快了脚步,弩机连续发射,将敌人最后一波攻势迎头摧破。

军官们回头看了看高台处,旗号连连变幻。

口令声顿时响起,所有人将弩机置于脚下,从背上取下长剑、陌刀,加快脚步冲了上去。

“噗!”还在努力前冲的鞑靼骑兵被砍得人仰马翻。

锋利的长剑有如催命符一般,将人整个劈倒。

有手持钩镰枪、长柄斧的袍泽上来,下勾马腿,上砍骑手,长剑手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