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15节(2 / 3)

加入书签

必如此。”邵树德立刻推辞道:“我率军直插许州,动静这么大,不可能瞒得过贼人,此时不宜饮酒作乐。待我破敌之后,定回许州与君痛饮,一定。”

“这……”赵珝还想再劝。

“赵司徒,将士们远道而来,疾行百里,人困马乏。城中若有积储,不妨拿一些出来,我军急需补充粮草。”邵树德说道。

“也好。”赵珝决定以后再找机会说,立刻给赵麓、赵岩下令,让他们准备米面、干草、黑豆。都是原本打算送往庞师古军中的,正好省下来给夏人。

赵珝接下来又介绍了一番许州将佐,邵树德耐着性子见礼完毕,随后便让人散去,自往营中而去。

九千骑士、两三万匹马,当然不可能全塞进城里,也塞不下,因此只能在城墙附近扎营了。

“大王。”谢瞳正在仔细思考方略,见邵树德走了过来,立刻起身行礼。

“谢随使一路上就在想,可有所得?”邵树德解下披风,将佩剑递给李忠,然后吩咐亲兵上茶,随口问道。

“大王,仆研判许久,今已确信,庞师古死无葬身之地矣。”谢瞳笑道。

“谢随使口气不小啊。”邵树德笑了,说道:“若王重师率上万长剑手杀来,我虽拥万骑,亦不敢轻撄其锋,谢随使何以如此笃定?”

“大王不惜马力,夜半而行,驱驰百里至许州,明明已经胸有成算,何必戏人呢?”谢瞳笑道:“仆只问大王一句,武威军何在?飞龙军何在?”

武威军已离开阳翟南下,这会应该在许州西北四十余里。

飞龙军今天早晨出发的,前往许州东南,这会还在赶路。

听谢瞳这么一问,邵树德大笑,道:“瓮中捉鳖,莫过于此,可别让我等太久。”

为什么忠武军的叛变令庞师古、朱全忠都面色大变呢?因为许州其实是一个总道口。

出汝州襄城,有一条向东的主干驿道,直抵许州。而在许州正北、东北、正东、东南,还有四条主干道。

正北方向出长社县,穿过长葛、新郑县境,通往郑州。

东北方向出长社县,穿过许昌、尉氏县境,通往汴州,其中尉氏县城就在驿道旁。

正东方向出长社县,穿过鄢陵、扶沟县境,直通蔡水,鄢陵又有驿道通往汴州。

东南方向出长社县,穿过临颍、郾城、上蔡县城,直通蔡州,其中临颍、郾城二城皆在驿道旁。

这么一个四通八达的地方突然间就叛变了,你说慌不慌?不走大道,从野地里走路试试看?辎重都不要了?

当然,小路肯定是有的。但通行效率感人,路况也不太好,可以尝试走一走。但如果有选择,肯定要走大驿道的。

夹马军覆灭之前,梁军总有一支轮换部队在许州。再早一些的时候,戴思远的飞龙军也经常到陈许补给。以忠武军剩下的那些歪瓜裂枣,是不敢有什么动作的。但这两支部队先后覆灭,使得庞师古手头不再有预备队,给忠武军叛变创造了机会。

所以说,歼敌良机是自己创造出来的,不是敌人施舍的。梁军如此被动,落到今天这步田地,也是必然之事,或早或晚罢了。他们能撑这么久,已经非常不错了,梁人没输在部队的战斗力上,没输在战术上,输在了战略上。

※※※※※※

二十七日庞师古花了一整天的工夫整肃军纪。

消息传得太快了,匡卫军上万将士心中像长满了野草一样,人心惶惶。

庞师古眼看强压已经不是办法,顺势疏导。

他下令击鼓,全军列阵。

“诸位离乡快一年了吧?”庞师古站于高台之上,问了句。

亲兵来回奔走,将他的话传达下去。

列阵的军士们一片嗡嗡声,军官怎么压也压不住。

“一年了。”庞师古感叹道:“汴州的粟麦好吃啊,诸位多久没吃到了?”

“咱们汴州的酸枣还是贡品哩,也好久没吃到了。”

“咱们汴州苗稼滋润,牛驴皆肥,多想尝一口。”

“家中父母身体可好?孩儿是不是还那么顽皮?”

庞师古一句句问着,亲兵确保将他的话传递到每个角落。

军士们听了鸦雀无声,原本的嗡嗡声彻底消失了,到了后来,甚至有人哭了出来。

“想不想家?”庞师古问道。

“想!”军士们齐声大吼道。

“我带你们回家好不好?”庞师古又问道。

场中先寂静了一下。突然之间,就像山洪暴发一般,上万军士齐声喝彩,欢呼声震天动地。

“回家!回家!回家!”军士们用槊杆击地,神情癫狂。

这是所有将士内心最深的渴望,庞师古静静等待着,任他们宣泄情绪。

良久之后,声浪渐渐平息。

“可是有人不想让我们回家。”庞师古抽出横刀,遥指西岸的夏军营地,大声道:“我们若走,贼人就会渡河追过来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