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607节(2 / 3)

加入书签

降的侍卫亲军发现,很多梁军无甲无械,应该是在逃跑途中都丢掉了,这就很容易解释葛从周为什么投降了。这个状态,怕是坚持不了多久就要全军覆没,还不如主动投降。

两次俘获了两万六千人左右,邵树德遣三千侍卫亲军,将这些人押往后方——一下子多了几万张吃饭的嘴,也挺让人头疼的。

梁军营垒内缴获了大约十万斛粮豆,倒解了燃眉之急,这让邵树德看葛从周更顺眼了。他现在不缺兵,不缺马,就缺粮——每月的粮食缺口在二十万斛出头,缴获却只有一半,不知道郑州百姓还有没有潜力可挖,估计也不多了。

当天下午,他亲率铁骑军、定难、侍卫亲军近两万人东行,携马四万匹。与此同时,信使也离开了汜水,往洛阳狂奔,天德军很快就会接到东行的命令。

傍晚时分,两万骑携五日食水抵达了荥阳左近,前锋渡过索水、京水,于东岸扎营,后卫宿于等慈寺,邵树德率中军宿于荥阳城。

此时收到消息,河阴县、汴口皆已攻取。千余守军放火烧粮之后遁走,铁骑军立刻救火,从火堆下扒拉出十余万斛粮谷。

邵树德听后大喜。得到十几万斛粮,可比歼灭几千敌兵还高兴,当场下令铁骑军征发河阴百姓,输送粮草。

四月初八,大军离开荥阳,午后时分抵达郑州理所管城县,张归厚带着郑州大小官员,出城三里相迎。铁骑军副使刘子敬也遣人来报,他已抓了数千百姓,用大车往郑州输送补给,顺道攻取了荥泽县——其实是不战而克。

到处都是好消息。邵树德下令侍卫亲军一部两千余人留守管城,自领主力两万余骑、厅子都降兵两千人向东,当晚赶到白沙,直到马儿实在不肯跑了,这才下令扎营。

这个地方,离汴州只有百里之遥。前锋一部甚至已至中牟县西,整个郑、汴风声鹤唳,人心惶惶。

处置

贺德伦的速度是飞快的,第二天午后就回了汴州。

他口风很严,直接先去了都虞候司,面见天威、广胜、神捷、天兴四军指挥使。

朱友伦,朱全忠二兄朱存之子,天威军指挥使。

朱友文,朱全忠义子,广胜军指挥使。

王檀,原踏白都指挥使,现神捷军指挥使。

华温琪,原骑军将领,现任天兴军指挥使。

这几人中,朱家人就不说了,王檀是大将,屡建战功,是梁王一手提拔、栽培的,有知遇之恩。

华温琪巢军出身,是梁王长子朱友裕的人,非常受信任。

总而言之,此四将都是非常可靠的,不然也不会把新军交给他们了。

四人听了贺德伦带回来的“爆炸性新闻”后,一时间都震在了那里。

贺德伦没时间和他们多说,交代清楚之后,又出了军府,直奔梁王府邸,与侍卫亲军指挥使张朗密议一番。

张朗,萧县人,善射,臂力过人,梁王一手提拔、礼遇有加的乡党,可以信任。

“仗打成这个样子,已经不是葛都将一个人的错了。”张朗叹了口气,问道:“真要动手?”

“必须动手。”贺德伦急切道:“又不是要你杀人,先软禁起来再说。”

张朗沉默片刻,道:“梁王于我有大恩,自当报之。若事后错怪了谢都将,自当厚礼致歉。”

“你能这么想就对了。”贺德伦道:“我还有一番首尾要安排,你先带人去军府,王妃那边简略交代一下就行了。”

张朗点点头,立刻召集人手去了。

贺德伦离开王府之后,又奔往幕府,见到了朱全忠心腹谋士之一的韦肇。

韦肇刚刚改名韦震,三年前任宣武节度副使。

节度副使这个职务,其实没什么,一般而言都是给谋士设立的职位,非武职,乃文职,根本不是幕府的二把手,事实上行军司马这种实权职位都比它强多了。

韦震光启年间就入了梁王幕府,时梁王兼任淮南节度使,韦震任扬州幕府左行军司马,其实是遥领。文德元年(888),梁王攻秦宗权,韦震为蔡州四面行营都统判官。三年前,韦震任宣武节度副使,在四位谋士中排行第三,或者第二,与李振的地位不相上下。

“韦大夫,葛都将陷于乱军之中,生死不知,说不定此时已降了。还请当机立断,出面主持大局,贼兵旦夕可至。”贺德伦小声道。

韦震神色平静,凝视远方,似在思索。

其实,从大顺二年(891)打到现在,梁军局势日渐窘迫,出现今日之局,完全可以想象。韦震甚至设想过不忍言的更坏的局面,并制定了一系列的所谓应变计划。

如今之局,固然危若累卵,但却还有可为之机。

“你自去办吧,我来处理其他事。”韦震说道。

贺德伦松了一口气,躬身行礼致谢:“有公在,汴州无忧矣。”

而就在两人说话的当口,谢彦章已经大步走进了都虞候司。

按制,亲兵要留在外面,佩剑等武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