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87节(2 / 3)

加入书签

王会怎么想?

“都头,梁王那边……”有人提出了担心。

“管不了那么多了。折宗本好打么?不好打!契苾璋好打么?也不好打!他们好几万人,咱们怎么对敌?怕不是要被围死在这里。事不宜迟,立即撤军。趁着夏贼还没反应过来,咱们去颍州。”

“为何不去陈州?”

“契苾璋在上蔡,去陈州乃自投罗网。诸君也不想在路上就被缠上吧?”杨师厚问道:“先去颍州,贼人在那边或有兵马,占据了一些地盘,但多是羸兵,我可一击而破。况且,夏贼也未必有多少兵马屯于颍州。氏叔琮已将兵西来,到颍州后,也可呼应宿州行营的兵马,一举两得。”

这么一说,众人没什么意见了。况且杨师厚掌兵多年,对这支部队的控制力极深,也没几个人敢反对他,因此就这么定下了。

跑路的基调定下,剩下的就是完善细节了。

杨师厚遣骑将张友率千骑出营,至北关城外不远处下马。同时遣使知会张全义,邀其一同进攻北关城。

张全义、张全恩、戴思远三人在城中听闻消息,面面相觑,有点懵。

“杨师厚要跑!”还是老戴熟悉此贼,只见他一拍大腿,咬牙切齿道:“此贼拥兵自重,甚是可恶,定是想令我等为其火中取栗。”

张全义暗暗点了点头,表示同意。

在场的都是资深老军阀了,哪个不是修炼千年的狐狸?你杨师厚屁股一撅,就知道你要拉什么屎。还他妈一同攻北关城,如此军心士气之下,怎么打?骗三岁小儿呢?

“打个屁,不打!”戴思远怒道:“来人,向杨师厚传令,忠武军即刻进城,不得有误。”

戴思远是蔡州方面的总指挥,理论上可以指挥杨师厚的忠武军,他让忠武军进城,不要守城外营垒了,杨师厚就得来,否则就是有异心,就是叛逆!

张全恩也是一脸气愤,怒不可遏。

张全义叹了口气,道:“戴都将,何必呢?杨师厚若走,也不是坏事。蔡州城内,多他这几千人不多,少他这几千人也不少,杨部若游弋于侧,对咱们而言也不是坏事。”

“你!”戴思远对张全义怒目而视,冷笑道:“晚啦!杨贼便是想走,大白天的也没那么容易。若等到晚上,哈哈,我怕他不敢等下去。”

张全义很理解戴思远的心情,但对他幸灾乐祸的态度有些不满,又劝道:“都将,这样吧,咱们做做样子,派兵出城,若威胜军来战,咱们就撤回来。就这么点时间,杨师厚能抓住的话,便欠咱们一个人情。若抓不住,也没办法,老老实实留在蔡州,等待大军来解围。”

“不行!我见不得小人得志。”戴思远咬牙切齿道。

他的飞龙军败在夏贼飞龙军手里,如今就没剩几个人了。如果杨师厚再不尊号令跑掉,梁王会怎么看他?废物?

如今这个世道,废物般的武夫是没有价值的,等待他的只有死亡,或许还会牵累家人。

张全义也没招,不再劝了,只是不住叹气。

蔡州战局,危矣!

追逃

折宗本几乎与杨师厚前脚后脚收到了消息。

“击鼓!聚兵!出战!”

“把老夫的甲拿来!”

“想跑?哪那么容易!”

折宗本仰天大笑,道:“契苾璋这厮,当年我上阵厮杀时,他还是个孩儿。我任振武军沿河五镇都知兵马使的时候,他才初出茅庐。没想到捡了这么大个功劳,真是狗屎运。出战,绝不能让杨师厚轻松跑了。”

折宗本年少成名,弓马娴熟,带着折家子弟兵为时任振武军节度使的契苾通效力。

契苾氏,当过几任阴山都督,与吐谷浑的赫连氏一样,一直是振武军那块的地头蛇。振武麟胜节度使出征之时往往会征召蕃部,契苾氏、赫连氏以及麟州折掘氏经常率军从征,与回鹘、党项乃至吐蕃厮杀不休。

老实说,大唐对这些蕃人并不歧视。有战功的,当然有赏赐,还能做官。

契苾通在宣宗朝就当过几年振武军节度使,契苾璋在先帝时也当过振武军使。契苾通之后,浑部的浑针当了六年多节度使。僖宗朝时,沙陀人李国昌因为镇压庞勋之乱有功,一样当振武军节度使。

这些都是蕃将出身,都可以爬上高位,其实都还算对得起大唐。即便是曾经造过反的李国昌,其所作所为也是大唐治下节度使正常作为,更何况他儿子李克用不杀大同军使段文楚的话,他也未必会反,真不是黄巢、秦宗权这类野心勃勃的人物。

亲兵很快拿来夏王赏赐的金甲,仔细替折宗本披挂上。随后又提来一杆马槊,折宗本喘着气舞了舞,悻悻道:“用这玩意步战太沉了,还是得马上挥舞大槊。”

呃,还是老了。君不见军属骑兵的小伙子们坐骑被射死后,摔落地上后捡起马槊就开干,一点不嫌沉。都是一帮信奉大力出奇迹的牲口,就喜欢用势大力沉的长柄马战兵器,轻巧的骑枪完全看不上。

鼓声激越,威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