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历史 |

第528节(2 / 3)

加入书签

,亦非吴王所愿。”

朱全忠暗暗踩了下敬翔的脚。

敬翔会意,道:“严判官,吴王有雄兵数万,钱镠暗弱,遣一偏师即可应付,此不足为患也。我等皆为唐臣,董昌跳梁小丑,固然死不足惜,然邵树德此贼,乃滔天巨孽,篡唐者非其莫属,宜共讨之。”

严可求轻拈胡须,说道:“邵贼欺瞒圣人,侮辱嫔御,与内竖勾结在一起,祸乱朝纲,确乃贼子奸臣。若讨之,如何个讨法?”

“青州王师范,贞臣也;魏州罗弘信,材臣也;镇州王镕,信臣也;荆州李侃,贤臣也;吴王,荩臣也。”敬翔说道:“此五镇,联合起兵,灭邵贼易如反掌。如此,可令天下野心之辈收敛,惩恶劝善,激浊扬清,使忠臣义士知劝,乱臣贼子知惧,岂不美哉?”

严可求笑而不语。

若这几个藩镇能联合出兵,那才有鬼呢。纵愿联兵,数十万大军尽出,灭了邵贼后,地盘又归谁?还不是你朱全忠捡走最大的便宜?其他人得到的,可能也就是朱全忠一点口头上的感激罢了。

甚至连这个可能都没有,多半会招来全忠的恩将仇报,朱瑄、朱瑾兄弟对此太清楚了。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邵贼挥师南下,旬日间灭了朱全忠数万人马,包括精锐的长直军,这种战斗力,也令天下诸侯感到不安。即便不出兵支持梁人,也不应背后拖后腿,讲究点的,可能还会支援一些财货,鼓励梁人继续坚持下去。

“使者回去后,可将实情说予吴王听。”朱全忠说道:“不能再让邵贼祸害下去了。我受先帝大恩,出镇宣武,无日不思报国。今别无所求,唯愿海内无贼子奸臣,大唐太平无事,足矣。”

严可求闻言肃然起敬,道:“若天下藩帅皆如梁王,则中兴有望矣。”

朱全忠含笑不语。

他当然听得出严可求话中带着点若有若无的讽刺,但他不在乎,面子嘛,算个屁!

虽然一直不愿承认,但事到如今,自己骗自己没太大意思。单靠宣武一镇,确实很难遏制住夏贼的攻势了,势必要找帮手。

其实朱全忠最看好的帮手是李克用。

真的,他最希望李克用能与他联手,哪怕只是暂时联手。

李克用这人,哪怕以前不懂,现在总该看出来了。他其实没有太大的野心,对李唐皇室似乎也有那么点归属感和感情。如今邵贼要篡位的消息甚嚣尘上,李克用总该有点触动吧?若他愿意出手,则攻守之势易矣。

唯一的不利,大概就是李克用正在筹备对瀛、莫二州的战事,短期内抽不开身,但邵贼绝对不会继续等下去,这是最不利的。

至于杨行密,唉,只是次要选择罢了。

去年朱延寿大败,几乎丧胆。今年又攻安州,看似连战连胜,但始终攻之不下。最近濠、泗二州又遭到夏贼飞龙军袭扰,可见实力也很有限。

但没办法,如今每一分力量都很宝贵。若杨行密愿意调遣数万大军西进,猛攻淮西镇的话,也是件大好事。只可惜他三心二意,如之奈何。

李克用、杨行密、罗弘信三人,是近期对外拉拢的重中之重,一定要把他们拉到自己这边来,守望互助,同进同退,如此方有战胜邵贼的希望。

若不成,万事休矣。

态度

萧符又要准备出征了,这次是跟庞师古。

洛阳之战,损兵数万,包括最精锐的长直军。消息一开始被严密封锁,但河洛守军毕竟没有全军覆没,总有人逃了回来,于是消息渐渐扩散,很多人都知道了。

毫无疑问,这是对梁王威信的巨大打击。结合去年一整年,夏贼骑军在河南纵横驰骋,如入无人之境的模样,不少人已经怀疑,汴州是不是危在旦夕,庞大的宣武军政集团是不是行将覆灭。

说人心惶惶可能言过其实了,但不安的情绪在蔓延也是事实。尤其是军士家人,他们这几年尤其担心自己的父亲、丈夫、儿子,生怕他们一不小心就战死沙场,家里失了顶梁柱。

萧符是个心思细腻的人,他敏锐地察觉到了这种情绪,但也没有任何办法。时局若此,大家自求多福,还能怎样?

临行之前,萧符在家中办了个小宴,邀请了一些好友,都是比较谈得来、交情不错的老友。

“贤婿也要出征了吧?”萧符问道。

“是,过几日便要去曹州了。”谢彦章有些闷闷不乐。

葛从周、谢彦章父子一会被派到这里,一会被派到哪里,东征西讨,南征北战,说实话立了不少功,屡屡大破敌军,李克用手下那帮义子、大将们估计都怕这个巢贼出身的梁将了,但离谱的是,葛从周到现在只能领偏师,没机会作为方面大帅总揽全局。

都说梁王喜欢拔擢新人,压制老人,但葛从周父子,因为出身尚让派系的缘故,似乎并不是很得宠,不是新人,亦非老人,这地位就很尴尬了。

“去曹州,其实不错。”萧符说了句没头没脑的话,谢彦章默然不语,一直在旁喝酒的王彦章则忍不住抬头

↑返回顶部↑

书页/目录